每個人都在追尋著什么,有些人則是在追尋自己的追尋。
前幾日,某報評濟南是全國霧霾忍受力的第一的城市。想不通為什么要做這樣一個排名,是要比一比哪個城市的居民最“百毒不侵”么?再認真的想一想,或許百年之后,對比一下各城市的肺癌發生率、平均壽命還是有科學意義的。
霧霾忍受力強,是不是一件好事呢?似乎這種忍耐力并不能稱之為勇敢或者堅強,而更應該稱為麻木或者冷漠。霧霾忍耐的久了,自己好像也就適應了,晴天還是陰天我們的日子都照常地過著。
昨天依舊是個霧霾天氣,雖然關閉了朋友圈還是沒能躲過各色公眾號的狂轟濫炸,在家憋了大半天之后騎著小龜龜帶著小蘑菇一起去看場電影。剛到樓下,發現沒有戴口罩,沒戴就沒戴吧,反正也不遠,無愧于忍受力第一的名號。
老實說,一直對新海誠無甚感覺,大概因為自己是俗人一個,關心著酒肉衣著,也就無暇顧及秒速五厘米的文藝靜謐。未曾想《你的名字。》如此直戳心底,久久回響。好像這漫天霧霾中突然射出的一縷天光,猝不及防就被打回了原型。
每個人都在追尋著什么,可到底什么才能填滿我們的心呢?
是人吧,是宿命吧。
十幾歲的時候最愛講宿命,到了嘲笑郭敬明的年紀就開始把宿命歸結為中二病,到了不關心郭敬明的時候,才發現宿命最走心。
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總也免不了坐這山望那山的欲壑難填。唯有冥冥之中的追求才能讓我們偶得清醒,從繁雜之中抽身小憩。
三葉頭發上綁著的紅色結繩,是連接時空的鑰匙,也是投向觀眾的石子,在鏡面般的湖水里激起叮咚的浪花,從接天的龍卷風中心直落心底。
人潮人海中,還有注定要相遇的人么?擦肩還是回眸都讓人落淚,讓人掛念,都讓人染上名為“希望”的病。
全片結束,腦子里浮現的是美少女戰士某一部的最后一幕:所有人丟失了記憶,變回性格迥異的高中生,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嘰嘰喳喳地擦肩而過。
兜兜轉轉十幾年,藏在心底的,還是一樣的東西。
千把字磨蹭了一天,絮絮來叨叨去還是因為自己是俗人一個,不甘心,才想通過一盆盆冷水澆醒自己,只能苦笑一聲。
見慣了互相傾軋,追名逐利,能守住本真實在是太難。
習慣了人人想輕,不想多言,能敞開心扉實在是太難。
熙熙攘攘,人來人往之中,望我們能記住自己的名字,假若對自己沒有信心,一定要寫到手心里。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