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動靜結(jié)合的學校氛圍,需每一個生命體的共同參與!教師先行示范,學生主動自覺,家長理解配合;思想意識到位,監(jiān)督獎懲到位,文化設施到位。
為什么改?
喧囂糟亂的環(huán)境讓人浮躁,不安,沖動,易怒。為了真實學習,深入思考,靜以修心,靜以修為。
改什么?
動:在課堂體現(xiàn)在“靈動”,即思維活躍,互助主動,分享充分,腦洞大開;在室外體現(xiàn)在鍛煉積極,活潑開朗,生龍活虎。避免的是喧嘩吵鬧,浮躁動怒。
靜:靜能生慧,寧靜致遠。入室即靜,入座即學;在課堂上體現(xiàn)在靜靜的讀書(每天早到校后默讀,不影響他人);在對學或組學過程中討論交流輕聲,不打擾其它組;靜下來獨立深度思考,真實學習;“四入、五不、十輕”。安靜的課堂,學習真正發(fā)生
學習共同體的課堂是“靜悄悄”的革命,學生的討論不是鬧哄哄的,而是有說有問有教有思考的共同交流。每一位進行學習共同體的孩子可以真正在學習中立足自己的角色,雖有時不能在班級的大集體里進行分享,但在小組里的交流互動也是孩子很好的學習和成長過程,因為他們面對的是自己的伙伴,內(nèi)心是安靜的更是安全的。這樣的學習過程才可以讓孩子真的有所學,有所悟,有所得。
教師:思想意識要到位,達成營造靜以修心,修為氛圍的共識;老師有意降低分貝,抑揚頓挫而非聲嘶力竭,避免吼叫;學會利用眼神、手勢等肢體語言提醒;示范安靜讀書工作的樣子;建構監(jiān)督評價獎懲機制。
有時老師很賣力講的很精彩,結(jié)果卻不盡人意,不如試試放手讓孩子們?nèi)W,回到文本中,回到同伴互助中,回到再思考中。
設計核心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老師從備課開始就要轉(zhuǎn)變觀念,設計核心問題,課堂上適時、適當?shù)囊龑АV匾氖亲尯⒆訉W會怎么問問題,怎么補充,怎么回答,怎么交流,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不管漫長的路途坎坷與否,只要先踏出這一步,就離成功近了一步。
順著學生的視線看過去,你會發(fā)現(xiàn)另一番風景。放下教的念頭,避免以講代學,給孩子適當思考與交流的時間,如拋出一個問題,什么時間回答或展示?問題是否有挑戰(zhàn)性?是獨立思考還是合作探究?是文本中挖掘還是拓展思維?避免自問自答,問后即答,優(yōu)生搶答;總之與學生一起經(jīng)歷學習的整個過程,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一切遠非想象的那樣。教師要修行,直到拋棄教的執(zhí)念。放下才能有機會拿起,放不下拿不起最危險。
學生:學會傾聽(需要長期培養(yǎng)),傾聽是重要的學習品質(zhì);學會交流而不是爭吵,有理不在聲高;學會幫助,幫助應該是無痕的,用別人能接受的方式去幫他,能教會別人是已經(jīng)掌握學習的最好證明;學會求助,不懂裝懂或輕易放棄未知的東西是最糟糕的學習行為;學會欣賞。
家長:安靜的穩(wěn)定的家庭環(huán)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本保證;幫助孩子學會獨立專注地完成學習任務(作業(yè),閱讀,拼裝玩具等);支持老師任何善意的變革;冷靜地處理孩子與他人的矛盾糾紛。
環(huán)境:足夠適合的圖書(紙質(zhì)與電子);溫馨恰當?shù)奶崾菊Z;讓人心靜的游戲話動器具,三棋、益智、書法、謎宮格等;音樂鈴聲;脾氣節(jié)奏。
怎么改?
機制:建一支監(jiān)管員隊伍,一套評價獎懲措施,一套每日常規(guī)流程,一份靜待花開的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