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我想寫給我的爸爸。這么多年,我從未直白地表達過感謝,也一直在逃避彼此之間的親情關系。我在抗拒著這份愛的同時也在渴望著這份愛。
在晨間的新聞里,看見這樣一檔節目《為誰辛苦為誰忙》,其中有這樣一個畫面,一對夫妻由于在列車上工作,跟兒子很少見面。當父親聊起在遠方的兒子,描述兩人見面的場景時,默默流出了眼淚,最后掩面痛哭。那一刻,我也想起了我的父母。他們也曾背起行囊,遠離家鄉,忍受著各種艱難,為了生活而勞碌著。最初他們靠打工出賣勞動力,算計著手里的每一分錢,其中的艱辛我沒有辦法想象。
這樣的愛很重很重,以前的我怕負擔不起,一直逃避這種感情,而抱怨會減少心里的很多愧疚之情。看到電視里那對父母所說“我也不想分開,可我沒有辦法,只想多掙點錢,讓我的孩子過得好一點”。我想,當年我的父母也一定是這么想的。那時,我的父母也為了賺得多一點,把我放在了老家。我知道我也一直在等這樣的一句話,可是我沒有勇氣去問,為什么當年把我留在家里?我也沒有勇氣去說,這么多年,你們不在身邊,我有多么想你們。這個節目解開了我多年的心結。所有的怨恨、委屈還有思念都噴薄而出,心里明亮起來。
他們把最好的時光全部花在在我們身上,省吃儉用,給我們攢學費,很少舍得給自己花錢。后來,慢慢地經濟條件好了,才舍得給自己花衣服,出門旅行,為自己而活。
可是,這么多年我一直生活在抱怨中,從來沒有認真體會過他們的艱難和付出,只是一直怨恨他們離開我。而今,我終于看透,其實我所渴望的是他們的愛,可以觸手可及的愛,而不是分隔兩地。他們的愛一直未曾遠離。只是,年少時的我不懂得這份牽絆,即使遠離萬水千山,也依然會彼此牽掛。
他們不是理想的父母,有時會發火,有時愛嘮叨,有時也會鬧小情緒。但是,每次你回去的時候,都會費勁心思弄好的,你走的時候,也會拼命塞滿你的包。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笨拙地表達自己的愛。我們都不擅長表達愛,錯失了很多可以彼此親近的機會。我也害怕接納這份愛,害怕建立起關系。我還一直停留在小時候,害怕家人聚會之后的落寞和孤寂。每次家人走后,我會偷偷哭很久很久。長大后的我,也延續同樣的方式,不投入一種關系,就不會在分別的時候難過。
我們都擅長現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從來沒有試著去理解父母。當我放下所有的批判,嘗試著去理解彼此,看到了他們的背后有那么多的不容易,同時,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心理需求。
家庭,是我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有時卻是我們投入最少的。我們忙著工作,忙著掙錢,忙著交際,卻沒有在自己最重要的人身上花時間。我們厭煩他們的抱怨,厭煩聽他們講東講西,更愿意抱著手機一遍一遍地刷。總以為來日方長,可以陪他們的時間還很多。不要等到失去他們的時候,才后悔沒有總心陪他們。
新的一年,希望爸爸可以對自己好一些。爸爸,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