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時間,在又一次地忙著把自己用掉。
總是一次一次地否定自己,再承認自己,認清自己。
過了三天別人的生活,忙著攬貨干活制定計劃實施計劃解決問題,忙著讓自己暈頭轉向,想把自己推向別人,把自己推向工作,推向未來。
其實是想看看,會怎樣。
卻發現自己,原地沒動。
看了落下許久的《花兒與少年》,看著許晴的落淚與自我堅持,心里想的是,在某種程度上,在自我的測試上,其實是一樣的。
許晴想要的是一顆心,她用自己的心去交換,卻換取不來同等的真誠和交談。
我也想和你們談談心,但你們卻在閃躲,不把這當回事。
那還不如讓自己保持完整,干脆將自己交還給自己。
有時看著別人的歡笑,我會想要靠上去,讓自己和別人一起歡笑,也想讓他人分享自己的快樂和精彩。但交談下來,心會告訴你,誰是用同樣的渴望在和你交談,誰又是教科書般的答題和應付。心也會知道,這樣的交談對于心靈是滋養還是破壞。
在這三天里,說了很多不知所云的話,做了很多不清不楚的事,把自己搞得很累,營造出自己很忙的樣子,但卻很不開心。
與自我交談的時間被擠壓掉,也搞不清楚或者無空理會自己的情緒,只能疲憊地完成一個又一個任務,疲憊地從一處到另一處。
最后發現,這不適合我。
與友交往密集期,在今天可以宣告結束。
否定了假面的自己,應該就是召喚自己的回歸,這感覺有點開心。
“我最希望的,就是自己是隱形的。這是很簡單的要求,跟任何人無關。 每當我跟某一個人共處一室,我感覺自己像是只剩下了一半。如果我跟另外兩個人共處一室,我感覺自己只剩三分之一。如果我跟另外三個人共處一室,我自己就只剩四分之一了。而如果我跟一群人處在同一個房間,我感覺自己像是不存在的。” -“The Quiet”
也不知道這篇文章會不會有人看到,如果你在讀,真誠地向你推薦一本近期讀到的最好的書:《蜘蛛女之吻》。
PS:它的電影比書毫不遜色,同樣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