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屋讀書會是由我們小屋才女翟沖老師主持的。翟老師精心的準備,連接賦能,詩情滿滿,也讓參與的老師們都感受到了她的溫暖,親切和詩情畫意,外面雖然寒風刺骨,但我們的小屋卻溫暖如春。抱團讀書讓我們在理論上更加的夯實,分享的碰撞也讓我們的實踐理解能力更加的提升。這老師做的總結性的梳理圖片,也讓我們受益很多。
今天讀書主要的內容有代表性問句,未知太多的開放式問句,在一班助人的歷程中,咨詢是需要適時的提出適當的開放性問句,以收集信息并具體了解當事人所言的內容和處境,同時也讓當事人有機會澄清或者探索其想法和感覺,而不只是想獲得一個明確的答案。除了傾聽,SFBT咨詢師的工作當然也包括提出開放式問句,而提出問句的行動,會共同建構這個對話的歷程,所以在理解支持的態度下,咨詢師可以詢問:發生什么事情?何時開始持續多久?出現的頻率有多少?做了什么處理?周圍的人誰注意到?誰說或者做了什么影響是什么?何以這會是一個問題?周圍的人同意否?
2,代表性問句的類型可以開始進行不同方向的思考,大量運用改變導向問句。包括成果問句,奇跡問句,假設問句,例外問句,應對問句,評量問句,關系問句,贊美以及追蹤問句。
大家對于這個適時和適當的問句進行了探討,確實當咨詢師更多的去詢問很多的問題,來訪者是不舒服的,那就需要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提出一些開放性問題在讓來訪者感覺到很溫暖、很舒服的情況下,就把自己的這些情況表達了。這就需要咨詢師有著為之尊重,欣賞和好奇的態度,去傾聽,貼著來訪者走。而并非刻意的去提問,如果一連串的提問太多太快的話,并讓來訪者感覺到被詢問,被挖心思的感覺,而減少了自我開放。
那么提問的通則,就是從當事人最早最后或者較早的回答問題中來形成選擇下一個問句。也就是說,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發展出一個合適的問句。
咨詢師需要在發揮共同理解的基礎下,并入當事人的關鍵用字來加以提出,將會創造出當事人和咨詢師共構的語言體系,當時也會體會到咨詢師對他的接納和理解,甚至擁有一種佩服和欣賞的感受,這件事將自己置于身后一小步的引導的位置,一方面嘗試著理解當事人,一方面確認自己對當事人的理解的正確與否,同時還會思考如何讓當事人于回答問題的時候能自我賦能。
我們可以感受得到,作為焦點咨詢師對一個人的關注,超過他對問題的關注,這個人他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樣的事,有什么樣的感受,有什么樣的體會?經歷過什么做過什么樣的嘗試,他在意的是什么?他看重的是什么?身邊有什么重要他人?當我們獲取了這些信息,我們就更可能能更好的貼著來訪的手,在他的語言架構,在他的社會脈絡里,跟他一起去探索,他想要的是什么?還有哪些資源可以利用?過去的未來的重要他人的,那么真正去做的時候,一小步的行動又會是什么?那么這樣的行動怎么持續到以后的生活和工作當中?
整個咨詢的流程,以來訪者的感受和體會為重點,利用當事人身上寶貴的資源,引領他一起去探索和挖掘,讓當事人成為自身問題的專家,讓他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并且有足夠的信心和力量去面對和解決。焦點咨詢師的這種溫暖陪伴,不居功的態度,讓我深深的著迷。欽佩和感動,也希望在未來的學習路上,能夠慢慢的達到這樣的一個境界。
感謝小伙伴們的溫暖相伴,冬日圍爐讀書話溫暖,話感受和體會,話理解話支持,周五的精神盛宴您參加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