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4日,在電影《哈利·波特》系列中扮演斯內普教授的演員艾倫·里克曼逝世。當我看到這個消息時,心中久久的不能平靜。我并不能說自己多么了解這個演員,可是他主演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確實是伴隨我成長的一個經典。那天,我又翻出了許久沒有打開過的《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一口氣重讀了一遍,又想起了那些有哈利和他的朋友們陪伴的歲月。
第一次讀哈利波特應該是2001年,小學五六年級的樣子。應該是借來了同學的書,一口氣讀完了前三本。那一年,我12歲,書中的哈利13歲。
后來老媽給我買了前四本,就開啟了我每年放假都會讀一遍這四本書,最后倒背如流。現在還有初中同學說起我小時候最喜歡給別人講哈利波特的故事的事兒呢。
第五本出的時候,我在圖書城的門口跟著小伙伴排隊買書,回到家里一口氣看完。第六部的時候也是如此。等到第七部出版,我高三。盡管學習緊張,我和我的小伙伴們還是在英文版出版的第一時間就看到了電子版。那個時候的英文水平真是爛呀,看了幾頁不知所云就放棄了。后來第一時間買了中文版,看到多比死去的時候哭的稀里嘩啦,就想看到小天狼星死去時一樣。那一年,書中的哈利17歲,我18歲。
第六部電影上映的時候我真的看了很失望。刪掉了最后的決戰,鄧布利多悲涼的死去,讓我這個原著粉覺得既沒有過癮,又非常悲傷。我甚至覺得我再也不想看電影系列了,因為它裁剪掉了太多我在書里特別喜歡的細節。可是,當他陪伴我多年,當整個系列要完結的時候,我還是走進了影院,還是滿心的歡喜看著那些陪伴我一同長大的朋友。
隨著電影的完結,我好像也和19年后的哈利一樣結束了那些懵懂的歲月,不再總是想念那些徜徉在書中魔法世界的日子。書柜里那一套哈利波特也很久沒有拿出來翻了。
直到最近,當我又一次讀到“這里安睡著多比-一個自由的小精靈”,我又一次繃不住眼淚。
哈利是青春里最美麗的記憶,有多少小伙伴每天在一起,研究著哈利的故事,講述著他們的冒險故事。他就是我成長的一個玩伴,像魯西西一樣,他教會了我勇敢面對困難,堅持不要放棄。他教會我們信任、團結,要善良要心懷愛與感激。
自從學了翻譯之后,很多翻譯作品我都沒辦法讀下去。可是當我重讀手里那套中文版的時候,我并沒有讀出太多的翻譯腔。我想,一個好故事,就是可以跨越語言的阻礙,讓每個讀者都能感受它的魅力吧。最近應該刷英文版了,現在的英文水平應該是沒有障礙的了。也許刷完英文版,這套書就會封存在我的書柜里了,畢竟,我已經長大了,哈利也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