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這是一條考研經驗帖也好,是每一個考研er走過的路也好,如果它對你有幫助,那將是我最大的榮幸。
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坐標重慶,本科小二本,英語專業。考取院校:四川外國語大學,錄取專業: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一級學科),初試成績:386,專業課:242(111+131),二外德語:75,復試成績:411.5.
川外考試科目:基礎英語,翻譯與寫作,244德語,政治
備考前期--擇校篇
當時準備考川外 原因有多重,第一,因為不想離開重慶,所以選擇就很狹窄了,如果你愿意走外地,那么就會有很多選擇項;第二,川外初試不考語言學,進入復試再考語言學,并且英語專業學術型研究生考的初試科目一樣;第三,川外屬于全國八所外語院校之一,所以語言功底與師資還有學習氛圍并不比那些工科211,985差。基于以上原因,川外成了我不二之選,至于考試難度,相比其他北上廣院校,個人覺得并不是很難,川外的復試也相對公平,選導師都是入學之后兩周才選,所以一般不會提前聯系老師,除非是本校生,不過本校生不管在哪個學校都是很受保護的,你們懂的。對于外應專業,今年我們57個人進復試,擬招32個,不過因為英語文學下的語言學沒有招滿,所以調了11個人過去。
備考中期--翻譯篇(131) 14:00-17:00
川外17年英譯漢考的有關美國白人種族優越感的,漢譯英考的偏應用文,有關增強文化軟實力。說實話,川外的漢譯英一般都是偏文學,散文小說節選等,但今年考得偏應用,所以當時有點無語,沒有準備過這類翻譯,寫作考得有關環境治理類,索性翻譯與寫作這科考了131。
翻譯參考書:彭萍《英漢翻譯與對比》+莊繹傳《英漢翻譯 簡明教程》+武峰翻譯視頻+catti三級真題
想要說明的是,參考書不在多,而在精。要把一本書吃透,彭萍的那本書是我8月份之前一直慢慢看的書,算是我的翻譯guide book吧,這本書看了2/3,然后就沒有看了,到了九月中旬,我回學校開始全面復習,也就是這個時候,開始用莊的書,一天一篇翻譯的節奏,自己先動筆翻譯再對照,然后做筆記。武峰的視頻呢,是從11月份開始,一天也就花20來分鐘看,相當于是鞏固一下前面的翻譯技巧這些吧。到了12月份中,所有的翻譯差不多看完了,就開始看自己的筆記,把莊的翻譯書上的幾篇文學再翻譯了一次。
對于真題,真得好好利用,我在使用其他資料的同時也在做真題,川外的翻譯真題做了兩次,第一次翻譯得很爛,然后做筆記,完了到12月份,再來翻譯了一次,感覺就比之前好多了。
PS:從11月份開始,就得從下午2:00--5:00計時翻譯,翻完了再好好對照修改,練習資料用了川外翻譯真題加幾篇Catti三級的英譯漢真題,以及自己從同學手中購得資料。
基礎英語篇(111) 19:00--20:30(后期卡時間)
參考書:雅思閱讀真題+華研專八閱讀+川外基英真題
基礎英語主要是閱讀,而閱讀當時自己安排在晚上練習,先用的雅思9分,做完一本之后就開始用星火的專八,但是感覺偏難,所以換成了華研專八閱讀,并且練習的是15年之前的老題型。每天晚上堅持做4篇,計時,修改,然后看哪些單詞不認識,記在自己的單詞本上。真題我當時9月份就開始做了,
PS:閱讀做完之后,要思考自己為什么錯了,為什么作者會選擇這個答案,當時自己思考的時間比做題時間都多,所以,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弄透!
二外德語(75):一開始就準備 7:30--9:00
參考書:新編大學德語一二冊+詞匯-陳棟《二外德語考研詞匯詳解》+圣才 二外德語真題+川外德語真題
題型:選擇,完型,閱讀,漢譯德(5個句子),德譯漢(段落)
德語從二外課開始就得好好聽,我也是最后一學期的二外課開始認真上,然后所用教材就是新編大學德語一二冊,這兩本書,主要是把德語基本語法弄清楚,該做筆記就做筆記,,當時我把這兩本書的課后語法都整理了一遍,然后第2冊的課文,每一篇都認真精讀,翻譯課文。
德語的詞匯是最頭痛的也是最重要的,不過因為自己之前沒方法,所以從10月份才開始背德語單詞,每天早上7:30--9:00,就是德語單詞時間。然后背了之后,自己寫了中文,第二天早上再照著中文寫德語,檢查。
德語刷題從10月開始,先是圣才的,從選擇題開始,然后找和川外題型差不多的學校做,做完選擇題,就做完型和閱讀,最后就開始川外真題了,由于沒有答案,所以當時找了一個德語研友,我們一起做,再給她的德語專業的同學做,三個人一起做了對答案。川外德語考試有原題,所以真題很重要!
德語當時自己做了一個錯題集,后期12月中旬就只看錯題,然后標注兩次錯誤的地方。錯題集包括選擇題,翻譯。
政治(69分):肖秀榮精講精練+1000題+肖八+肖四
10月份開始備考,肖秀榮的精講精練一出來,我就開始買來看,看到10月底看完一遍(國慶七天全出去玩去了)所以大概20天看完一遍精講精練,看完一章就做課后練習題以及1000題,把遺漏的知識點勾畫出來。刷完1000題之后,就買了肖八,沒有立刻做,而是把1000題重新刷了一次,再開始做肖八選擇題,完了就是肖四,政治我沒有報班,就緊緊跟著肖秀榮走,其他資料也米有買。
時間安排:精講精練(9:30--11.40)1000題(21:00--22:30),到了后面幾章一天兩節內容。重刷1000(9:30--11:40)肖八(大題 背誦 21:00--22:30)反正我把政治安排在德語之后。
作息:學姐喜歡睡懶覺,所以7:00起來就是我的極限,有時候也7:30起來,不過復習順序一直是:德語單詞-政治-下午:翻譯-晚上:閱讀+德語/政治。
復試:3月4號到3月23號(由于外出旅游加論文所以從3月才開始)
胡壯磷的語言學教程+星火語言學+侯金國(前兩本重點,尤其是教材!!)
由于復試時間提前,所以從18號開始,我就每天6:00起床,看語言學!!不要脫離課本!!
后話:其實從一進入大學就有考研的念頭,無奈太傻太天真,直到大三,才開始準備考研的事。最初的幾個月,自己就網上查找資料,選好學校和專業后,就在各大網站找有關川外和外應的信息。一直這樣到大概四月份,自己買了第一本考研書,也就是傳說中的紅寶書--GRE單詞書。不過因為太枯燥,所以過了一遍之后,也就再也沒有理會過。所以,在這里提醒一下各學妹學弟,詞匯量確實很重要,不過記單詞的方法不僅僅是拿著一本詞匯書在那里死記硬背!
這三個月,我感覺自己過得非常幸福,并且雞血滿滿,也許是我之前一直沒怎么壓抑自己復習,所以最后三個月我感覺自己沒有那么苦累。
三個月的全身心的備考期間,無疑有被打擊的灰心喪氣的時候,尤其是德語和翻譯,但其實這段時間過去,好好復習,一切就都煙消云散。所以,希望每一個對此付出努力的都可以得到自己夢想學校的錄取通知書。
書不在多,在精; 好運會照顧每一個認真對待的人。心態無比重要,這是一條幸福路,不是不歸路!
最后干一杯雞湯: 人生不易,唯有努力。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