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 ? (《論語.學而第一》)
? ? 大意是:
? ? ? ?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復習了呢?”
個人理解:
? ? ? 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也是孔子學問的重要傳播人之一,同時還是孔子之孫子思的老師,子思又是孟子的老師,孟子又是孔子學問發揚光大者,從曾子這一脈系,可以看出,曾子的學問在儒家思想文化中的分量。
? ? ? 這段話是一個總結三個反思:
? ? 一個總結是:吾日三省吾身!
? ? ? 這個總結非常重要,作為一個君子,每一天都必須有多次的自我反思,一定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問題,事情的成敗雖然也有環境、也有其他人為因素,但是決定成敗的關鍵還是在我們自己身上,只有不斷地反省內求,我們才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才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那些出來問題,不斷抱怨別人、抱怨國家、抱怨他人,覺得自己沒有錯!覺得都是自己的錯的人,都是缺乏反省內求所致,恰恰這也是他們失敗的主要原因。
三個反思:
第一反思:為人謀而不忠乎?
? ? ? ? 為他人辦事是不是很忠心?是不是竭盡全力?還是敷衍了事?馬馬虎虎?偷工減料、短斤少兩?的確,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反思的問題,我們觀察一個人是不是可靠,我們首先會委托并放權放手一些小事給他們做,看他的做事態度如何?是不是很用心?是不是很積極?是不是全力以赴?如果是!那么此人孺子可教,會進一步放權并委托給他更重要的事情做,比如許多大型跨國公司的CEO早年都是從一線基礎開始做起,由于做事認真負責,獲得領導信任賞識,于是一步步晉升到高位!反過來,有許多自以為聰明的人,一開始工作就不認真,也不賣力,領導交待的事情,并沒有用心做好,反過來在態度上還不斷地與領導討價還價,覺得自己只是打工的,覺得都是在為公司做?為領導做?為父母做?做人做事極不認真負責!最終一輩子淪為失敗。
第二個反思: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 ? ? 信用,自古以來都是非常重要,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與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可信太重要了,所以儒家文化把信用當成君子的最基礎的條件之一,也是三綱五常中的五常之一,仁義禮智信!這是基礎!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信用是社會交往的基礎,人人都講信用的社會,是交易成本最低的社會,市場經濟是否成熟,取決于信用制度是否完善。一個信用體系完善的社會,一定是成熟高效的市場經濟,反之,一個缺乏誠信的社會,人人自危,相互提防,交易成本高企,社會發展就會停滯!所以,與朋友交而不信乎是我們為人處事的根本。
第三個反思:傳不習乎?
? ? ? 王陽明有一個《傳習錄》,名字就是來自這句話,意思就是老師教導我們的東西,有沒有用于實踐,這個很關鍵,只有不斷地運用到實踐中,我們才會更加靈活自如,我們就能夠大幅度提升自己的效能,學只是手段,習才是目的!學中不斷練習運用才能夠最終達到融匯貫通的目的。
余超林精讀《論語》之4:吾日三省吾身
2019-3-5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