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讀?借讀?中專?
為了打探我家附近高中的升學消息,舅舅帶著中考完的小表妹來我家,喊上我媽,一堆人一起去了學校。
表妹今年分數不如意,沒上高中錄取線,之前已經跟我媽打探了好幾輪消息,可惜我已畢業多年,不了解現在的升學情況。
舅舅回來時,正值午飯時間,一家人坐在一起用飯,探討小表妹的人生大事。
舅舅說,問出來的情況是,可以辦理借讀,由于小表妹分數不夠錄取線,只能線去一所中專入學,然后再以轉學的名義入讀普通高中,兩所學校雙向收費2萬4,一共4萬8,加上伙食費和學雜費等,一年五萬,三年十五萬。
由于表妹成績不好,又貪玩,舅舅擔心三年后小姑娘也考不上大學,十五萬也就是買個高中畢業證。
我媽提出讓小表妹復讀一年,明年再參加一次中考。
舅舅表示,小表妹成績不好,明年也不一定考得上高中,且本地兩所重點高中要求復讀生比應屆考生成績高出60分才會收,明年考得再好,也就是進普通高中,就別再耽誤一年了。
兩口酒下肚,舅舅列舉了衛校和鐵道職業學院等系列以及某文武學校中專,舅舅說,小表妹不想念衛校,當護士也沒啥前途,不如去念鐵道學院,學校說包分配。
我在旁邊聽著,有點傷感地看著小表妹,小姑娘正抱著手機傻樂,并不在意自己的命運在被討論評估。
我走過去,看見她在看QQ好友動態,同學發了暑假旅游照出來,她忙著在評論里和同學聊天,而這些同學們,可能以后都將各奔東西,散落天涯。
中專包分配的說法現在還有人信?
我問小表妹,有什么想法?
小姑娘直言,就想念高中,以后要考大學,說完又樂呵地投入手機評論中。
舅舅很生氣,你看你這樣,就知道玩手機,你連個高中都考不上,你告訴我你這樣能考上大學?
我忍不住給舅舅分析,長遠來說,復讀一年最好,明年考高中,不要信中專包分配的說法,現在大學都不包分配了,你說的鐵道學院包分配,現在就業形勢這么差,鐵路局都直接進大學里招聘呢。而且,那些專業,那么枯燥,小姑娘不會喜歡念的,她想念高中,就讓她念吧。
什么工作才是好工作?
一頓飯吃完,問題還是沒有解決,舅舅臉色愈發凝重,各種可能性來回念叨。
念衛校當護士沒前途,念幼師教幼兒園更沒前途,鐵道學院分配到鐵路局前途不錯,還有其他中專需要好好打聽。
可是,什么工作,才是好工作呢?是錢多的?有編制的?還是自己喜歡的?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我自己蒙頭闖蕩了這么多年,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沒錢沒編制的工作,此時也被舅舅拿來當讀書無用論的典型例子,揚言本科無用,還是念個中專算了。
我試圖向舅舅描述好大學的重要性,未來的更多可能性,工作的多樣性。
舅舅只說,道理我都懂,可是你表妹又考不上。
我聽了只好沉默。
寒門難出貴子,中考時已劃分了等級
很多人用高考的結果來佐證寒門難出貴子,其實早在中考時,等級就已經開始劃分了。
我仍然記得初中時期,坐在我后面的一個漂亮女同學,學習勤奮認真,只是成績一直沒有進步,初三時她就退學了,聽說回家嫁人了。
后來我在大學的某一年暑假,遇到了她,挺著大肚子,坐在一個男人的電動車后座上,從我身邊呼嘯而過。
其實,我們的世界很小,從小到大知道的也就只有好好學習考大學一項終身大事。
而中專生靠互聯網逆襲,月入十萬的神話只是少數,大多數,是像小表妹一樣懵懂無知的少女,和舅舅一樣以為職業只有老師、護士、鐵路局的家長,這是思維的僵局,打不破,走不出,只能一輩子困于此。
他們在中考后就跌下了飛速行駛的列車,要么早早結婚生子,淪為埋怨社會熱愛追劇的家庭婦女,要么終身徘徊在超市收銀員,前臺文員此類工作中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