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遇見張小嫻”的公眾號里看到這個題目,當(dāng)時竟然毫無感覺,因為一切是那么遙遠(yuǎn),遠(yuǎn)得甚至找不到邊際,沒有念想,失去記憶。
這個詞,大概只因發(fā)生在十七八歲或是大學(xué)的青春記憶里,十年的時光,似乎已完全掩蓋了那段回不去的過去。甚至就像細(xì)細(xì)的沙子覆蓋著,連透氣都成了奢侈。
好快,日子好快。快的像那開弓的箭,“嗖”的一聲就直擊目標(biāo)。而熱戀就像開工后的0.1秒,不提起,也不會想起。
真的。
再美好的熱戀也猶如曇花一現(xiàn),只是轉(zhuǎn)瞬即逝,摸不著,看不到。
曾經(jīng)那些怦然心動,嬌羞嫵媚,若即若離,再要回想起來,突然顯得如此矯揉造作。
是的,我早已過了那個敢愛敢恨的年紀(jì),或者說我不再有那股勇氣、熱情與沖動。這些都是年輕人才會全然擁有的。我的荷爾蒙分泌不出更多優(yōu)質(zhì)的產(chǎn)物了。
是成熟了嗎?
不是。
是淡然了,明了了。
激情就像夜空中絢麗的煙火,縱有千般萬般燦爛,卻只是一瞬間的光芒。
在時間的流長下,曾經(jīng)的溫柔被疲憊替代,再不會因為聊天到困乏而依然堅守,等待另一端的回復(fù)。
曾經(jīng)的嬌羞被現(xiàn)實占據(jù),再不會一句體貼的關(guān)懷而嘴角上揚(yáng),將各種美好盤旋于腦海。
如果沒有柔軟的沙發(fā),沒有杯中的咖啡,沒有耳畔的音樂,很難再回想那些刻畫青春的點滴。
靜靜地,品一口,沉浸于慢條斯理卻能勾起無數(shù)回憶的舊曲中。
原來,也曾有過,也曾浸潤在那一場刻骨銘心之中,也曾果敢,也曾期盼,也曾堅信。
畢竟也曾經(jīng)是少女,也愛做夢。
那時的自己是最美的。不光容顏煥發(fā),皮膚清透,笑容甜美,就連走路也更加婀娜多姿,步履輕盈,仿若仙女下凡。
一揮手,一低頭,一抿嘴,一捂臉,都是一幅幅永不凋謝的畫卷。
悉心的打扮,苛刻到臉部任何一個斑點的去除和厭惡,每一寸肌膚的色澤要保持一致,每一寸透氣的汗毛也成了遮擋美的障礙。腰身越來越瘦,站上磅秤,卻總嫌棄自己多了幾兩肉。
年輕時,我愿傾其所有,與他相約一起,共長存。
只是,“熱戀”終究是短暫的,退卻之后,只是生活的枷鎖束縛著。
不在意那增加的幾斤肉,不在乎臉部此起彼伏的斑斑點點,竟然都想不到早已向S號的身段告別,而踏上的則是永遠(yuǎn)無法疏忽的“L”往上。
真嫌棄邋遢的自己,可以如此不修邊幅。
對比熱戀時的自己,智商是提高了,其他都呈相反方向持續(xù)不斷。
也許生活本該現(xiàn)實,但為何我在此時,心卻選擇了駐足。
畢竟,它在某一秒中直擊了我的心門,叩響了曾經(jīng)。
人貴在有記憶,一切曾經(jīng)發(fā)生的故事足以證明自己來過這個世界,擁有過那段不羈的歲月。
不論男人女人,都需要持有這份存在感。畢竟這也是我們與動物區(qū)分的界限。
如果可以,你愿意再“熱戀”一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