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30多歲,在體制內待了10多年,已經是單位中層的我,今年突然想到了轉行。
這是中年危機的表現嗎?有可能!
小灶群有兩次的話題,都和轉行能扯上點聯系——
4月15日,【今日話題】。突然失去目前的工作或者主要收入來源,你還能靠什么生存下去?
5月15日,【今日話題】。說說你擅長的三個技能。
這兩個話題的本質有點相似,大家還記得當時是怎么回答的嗎?你真的能靠你的興趣生存下來嗎?
我想做自媒體,靠寫字為生,可我從來沒寫過,也覺得自己寫不來……
我喜歡畫畫,但只是偶爾和孩子一起涂點兒童簡筆畫……
我每天都做飯,會一些簡單的家常小炒,不過做不來大菜……
我看美劇十多年了,聽力還可以,口語特別LOW……
其實大部分人都混淆了“想法”和“能力”這兩個概念,因為,想是一回事,能不能是另一回事;興趣是一回事,擅不擅長又是另一回事了。
我究竟能靠什么生存下去和我想靠什么生存下去,完全是兩碼事好嗎?細思極恐吧?好憂桑!
但也還是有收獲的,認真思考之后,我們發現了那個「可能的自我 」。人生有一萬種活法,為什么不能是最喜歡的那個!
成功的真正本義應該是:越走越近。正如IMPOSSIBLE 和 I'M POSSIBLE只差一點,你和成功之間的距離只差行動。所以,無論你的想法是什么,一定要讓自己動起來,量變才能質變,我想+行動=我能。
說到我自己,因為對育兒和心理學感興趣,所以想在家庭教育以及心理咨詢方面有所發展。但家里上有四個老人,下有兩個孩子(還是倆建行……),我和老公養家的壓力挺大,而且我感覺自己的能力積攢得還不夠,所以穩住現有的工作,在這個基礎上慢慢突破,是我的打算。
因為在簡書上寫文,陸續認識了一些有共同愛好的朋友,有的已經在創業路上了。我被邀請加入了寫作小組和講師團,開設了自己的公眾號,近期的目標是拿到原創標,而進行在線答疑和開設微課程也在準備中,這些都是很好的鍛煉機會。
讀書計劃、咨詢師考試、每天寫作……我慢慢拾起散落的模塊,一點點拼湊出那個「可能的自我 」。
最近一直在想,到底什么是自律?為什么有些事能不費力氣堅持,有些事卻做不到?
自律其實是源于熱愛吧,激發出內生動力,才能持續保持熱情。在別人眼里你是自律,而你自己知道,你只是隨心而動。
人生有一萬種活法,為什么不能是最喜歡的那個。最后,分享一句話,與各位共勉——
向月亮進發吧!即使失敗,也會閃耀在群星之中!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