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婦一詞,在《新華詞典》中的解釋是:指喪夫或與丈夫別離很久的女人。延伸的意思是被男人拋棄了,心存不滿的女人。
封建社會三綱五常,古代女子三從四德,生活重心就是丈夫,沒有自己的生活,丈夫如在外稍有風吹草動難免怨氣叢生。
在唐代還形成了抒寫古代民間棄婦和思婦的一類詩,曰“閨怨詩”。
其中的代表作有王昌齡的《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早在清朝末期,中國婦女即開始顯示自己的力量,爭取婦女解放,反對男權制度。
但直到如今,還有一部分女性是生活在現代的封建社會婦女。
現代封建社會婦女是怨婦的主流。
怨婦是怎樣煉成的?
1 思想古板陳舊。改革開放30余年來,物質供給充足,大家的生活條件與之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女人們衣著光鮮滿身名牌,動輒海外狂購奢侈品的新聞屢見不鮮。但是頭腦中,男人是太陽,自己是行星,沒有思想內涵,唯自己的男人馬首是瞻。
2 經濟不獨立,手心朝上拿來主義?!澳腥苏鞣澜缵A得女人,女人征服男人贏得世界”的思想毒害,加之自身的惰性心理,活成“寄生蟲”。
3 自我放逐,不知自我提升,多年如一日,終成“黃臉婆”。
如此等等,天長日久,看到他人恣意瀟灑,比較的心態暗暗滋生,怨氣來得太快就像龍卷風。
怨婦組團來襲,無法阻擋。
怨婦是帶“標簽”的:
1一副怨婦臉。“命由己造,相由心生”,都說三十歲之前的容顏是父母給的,三十歲之后的容貌是自己修的。心中怨氣重重,雙眉緊鎖眼神幽怨,即使是美若天仙,那種美也是凝滯的,沒有靈動之氣。
2 遇人自動開啟“祥林嫂”模式。家長里短、雞毛蒜皮、喋喋不休,人越多越興奮,恨不得自己的那點兒事路人皆知——十里秋風不如你。
3 怨婦式朋友圈?!拔镆灶惥?,人以群分”,看一個的朋友圈,最能看出一個人的人品秉性。一個人再能偽裝,他的朋友是無法一一帶上面具的。
怎么解?
我有藥!
1 思想獨立:從思想上斷奶,成為自己的主人。古人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作為一個成年人,一個成年女性,應該有自己成熟的三觀和價值體系。多與優秀的人為伍,取他人之長,多讀書充沛自己的心靈,不斷修煉,才能”得道成仙”。
2 經濟獨立:是自由的基石。有自己的一份事業,哪怕就是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都是你說話能硬氣,心里有底氣的保證。沒人幫忙帶孩子、找不到可心的工作、對自己沒有信心,都不能成為你逃避的借口,怕辛苦不想工作——十惡不赦!
3 自我成長:就算你當年是學貫中西貌美如花,如果不肯持續的學習,不斷的自我提升,等待你的終究是被淘汰?,F在網絡中多有屌絲逆襲的故事,有些人不屑一顧,謂之心靈毒雞湯,但是,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個味道——有點兒酸)。即使你無心內在深造,外在的修飾也是要不斷提高自身品位的,不是緊跟潮流,什么都敢往身上招呼,而是有你獨特的味道。
你內外兼修魅力飆升,成為一個獨立、獨特、獨一無二的女人。
根據心理學中“吸引力法則”,好的人、事、物都會匯聚而來為你所有,又何來怨氣?
愿天下怨婦漸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