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穆公向人詢問某位臣子的操守情況。
子思回答:“我都只稱贊人的優(yōu)點,藉以教化人們,不會去說別人不好的地方。至于錯誤行為,那是小人才會記住的,我不知道。”
子思退下后。魯君又問子服厲伯同樣的問題。
子服厲伯答:“那個人有三件惡行。”并具體道出。
然后……然后……子服厲伯就沒有然后了。
【結(jié)果】因為聽不到全面的信息,奸人自然當(dāng)?shù)溃瑖罒o疑衰弱!
一、子思是不是有問題?
? ? ? ? 善良要看對象,對待奸人惡人的善良和隱瞞,等同于自己的奸惡。何況,作為君主 一位臣子,自然當(dāng)如實稟告。子思到底在玩什么?玩德行的高尚,背后不言人非,不說人壞話,以此來標(biāo)榜自己的德行修為!好了,你既然背后不說,那為什么不當(dāng)面說呢?儒者的“直”和“誠”都去了哪里呢?
? ? ? ? 莫不是來了佛印和東坡的那一套,心里是牛糞看誰都牛糞,心里是佛看誰都佛。就數(shù)你子思最高尚了,你眼里都是高尚之人。問起操守來,就全都是好的!??
? ? ? ?子思不說,明知道有人會說,人家說歸人家說,反正魯君也會知道這個人有問題。我不說,彰顯了自己的德行,而且魯君也并不至于完全了解不到實況。
? ? ? ?如此分析,子思確實沒有問題。
二、子服厲伯是不是有問題?
不管是不是有問題,至少魯君是用實際行動疏遠(yuǎn)了這個背后言人之過的忠人!
子服厲伯坦誠直言,有一說一,事實也皆歸是事實,結(jié)果不得好報。
這魯君到底是想知道信息,還是故意想考人的德行,或者是根本就在耍人!
你這么一冷落,就是用態(tài)度告訴別人,你不贊成我的實話實說了。
? ? ? ?所以,即便沒有問題都還是你的問題。
三、誰的問題。
? ? ? ?魯君,是當(dāng)之無愧的受用者,你不喜歡聽的自然沒有人再說了,你喜歡聽的自然說得越來越多。四周虛假信息縈繞,毫無真信息可言,最終貽害無窮!當(dāng)之無愧昏君了一把。
? ? ? ?小人。如此之君,自然周圍小人盛行,偽君子當(dāng)?shù)溃靡钥焖僮涕L傳播,禍亂之始。
? ? ? ?單一的儒,不能夠用來治國,否則必然誤事誤國!因為你不知道他們什么時候又莫名其妙給你造出個“高尚”出來,不但冠冕堂皇而且振振有詞,結(jié)果還讓你啞口無言。
? ? ? ? 在一個需要真話的時代,所謂的高尚自潔,只能誤人誤己。當(dāng)然,在一個不需要真話的時代,為君者大可以胡作非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