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ichole? 紀事/隨筆
之前跟朋友聊過,人對信息的接收和輸出也是分理性和感性的。
同理可證,對信息的理解和處理也應該分理性和感性,也就是思維方式的不同。
我們理解一個現象,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一種是“線性思維”,另一種是“立體思維”。
對線性思維方式,有很多解釋。我們這里的含義是指,認為事物之間只存在單向的、直線的因果關系,而看不到事物之間更多方向、更復雜、更曲折的因果關系。
如果能突破線性思維方式,建立起立體思維方式(或說多維思維方式),你對世界的認識就會深入得多。
再比如,有人長期跟蹤、對比,喝紅酒和不喝紅酒的人。發現他們的健康水平有明顯區別,喝紅酒的人更健康。于是,有人得出結論,紅酒有利于健康。
這同樣是犯了線性思維的錯誤。
當然,紅酒中存在一些有利于健康的成分,但這些成分并不多,而且不是紅酒獨有。沒準你吃串葡萄,差不多也能得到那些有利成分——葡萄可比紅酒便宜多了。
紅酒有利于健康的真正原因是,有條件喝紅酒的人,往往都比較有錢,社會層次也比較高。人更有錢,就能擁有更舒適的生活條件,更好的醫療保健條件,更多的體育鍛煉條件,更充分的健康意識等等。是這些條件,而不是紅酒,讓他們更健康。
還有一個例子。在美國,很多精英,包括大企業高管、政界軍界高官,上大學時往往都是大學體育隊的主力甚至隊長。這是否說明體育水平,對管理企業、政府、軍隊很重要呢?比如,是不是籃球投籃命中率越高,做企業決策時就更準確呢?
當然不是。這些人在大學體育鍛煉中得到的,不僅是強壯的身體,更重要的是團隊協作的精神、吃苦耐勞的品質、直面競爭的勇氣等等心理特質。是這些心理特質,而不是體育,幫助他們日后成為精英。
在國家層面上,也有類似的現象。
中國體育長期奉行舉國體制,因此在奧運會上成績出色,名列前茅。不少人對此不以為然,認為競技體育無關人民生活,只是個虛名。國家為此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實屬浪費。
這恐怕也是一種線性思維的結果。
舉國體制,從體育發展來看當然有其弊端。但從一個國家整體的角度來說,這證明了一個國家,是否擁有團結一致、集中資源、戰勝他國的能力。
有這種能力的國家,和沒有這種能力的國家,區別可不僅僅在于競技體育,而會在方方面面表現出來。
有能力把競技體育搞到世界第一的國家,當他們把這種能力轉向工業化、普及教育、發展國防、維護治安的時候,多半也能成績斐然。相反,有些國家在奧運會上成績尷尬,但他們似乎也沒有因為節省了國家體育經費,而在其他方面表現更好。
可能更符合事實的描述是,這種國家做任何事都很費勁。即使是他們非常想做好的事情,也往往無能為力,束手無策。
全局性思維、辯證地看待問題、多元化角度看問題和立體思維的原理基本都是一個意思,只是描述和應用領域略有不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而求索的過程,最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
所以,保持理性,客觀,培養立體思維就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