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的3點收獲。
1、教練合約中的成果。
①關于教練合約,今天感覺是拋棄了以前稍微復雜的教練合約的公式即教練合約==議題+成果。今天探討教練合約的感受就是教練合約就是客戶想要的那個成果,也就是Marker 3.1。對話緊緊圍繞成果進行。
②“成果”是長成什么樣子的呢?成果就會分為兩類,第1類是教練對話內可以實現的成果,第2類是通過教練對話可以實現的教練對話之外的成果。內和外來區分“成果”。
③“成果”,有哪些類型呢?一種是方案、思路等,為了教練對話之外的成果而在教練對話談論方案或思路;另一種是教練對話之內的成果,如解決情緒、感受、動力等層面,是可以通過一場教練對話解決的。
④“成果”在邏輯層次的第幾層?環境、行動、能力、身份(動力)、信念/價值觀、愿景。通過判斷客戶想要的成果在第幾層,最終回歸第幾層。
⑤“成果”是人的層面or事情的層面?企業教練的過程中,特別是高管教練,因為這樣的客戶是一類相對高理性、高目標導向的人,所以對“事“的層面話題可能會更多一些,可能會需要先解決事情、才能實現內心的如踏實/堅定等的感覺狀態,例如他有一場與下述的談話不知道如何進行(談話想要的結果、內容、風險如情緒、教練可以幫你什么等)
2、確認合約如何進行?
在“確認合約”動作之前,一般會了解客戶想要的成果。
①”議題+意義“中去看"議題的意義"-------逛花園
在開始,去淺看下邏輯層次"上三層",逛逛花園,了解一下議題的背景信息以及對客戶的上三層價值,給客戶一些探索的能力。
②“成果+愿景”,對聚焦成果后,這個成果對客戶的"上三層"--------為客戶賦能
確認成果后,之前用的較多是探索“期待的樣子”,實際也是客戶的愿景。而這里不應該成為結束,實際上對“期待”的探討可以延伸再對客戶客戶的上三層的探索,對客戶的身份、價值觀也可以去探討。問題舉例:
愿景/身份/價值觀問題:你期待是什么樣子的?你那時候會有什么體驗?那時候你是什么樣子的?對你會有什么影響?
③衡量:成果如何衡量?
舉例:對話結束后,你如何知道你拿到了想要的成果呢?
對話結束后,拿到什么你就覺得你獲得了你想要的成果?
如果用度量尺打個分,你現在在哪里,期望去到哪里?
④障礙:舉例:解決什么問題,就可以拿到想要的成果?實現我們想要的成果,你覺得最關鍵的是什么?
過往案例:議題是客戶想定的目標都實現,但客戶不知道沒實現的原因是什么,所以應該確認那你想要從對話中找到原因,是這樣嗎?
⑤確認合約
在確認合約上, 確認合約==障礙+成果,or確認合約==成果+議題?兩種都可以,只要確認且有確認意識。后者相對容易,前者相對較難。另外也看教練對話進程,靈活進行。
如果是 確認合約==障礙+成果:
最大的難點是問了障礙,有時候客戶在障礙上有2-3個甚至更多的障礙點,這個時候該怎么辦?
一種可能:這個時候問下“你看接下來我們從哪里開始呢?”
然后確認,我們探討問題1個障礙來實現我們想要的XXX成果,這個是你想要的,是嗎?
一種可能:只要我們解決這3個障礙實現我們想要的XXXX成果,是你想要的,是嗎?
如果是確認合約==成果+議題?
就會容易:舉例:找到過往目標沒有實現的原因(成果),最終實現你想要的目標(議題),這是你今天對話想要的,是嗎?
⑥行動+價值拓展:略
3、客戶的不同類型想要的“成果”,對教練來講有一些管理上解決問題的“框架”,以進行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