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體力勞動或重復性工作被機器取代。最近停車的時候就看到因為手機支付的便捷,停車場也不需要有專人負責收費,只需要掃手機二維碼進行支付就可以,既方便還快捷。但是人類的腦力勞動是永遠不可能被機器取代的,比如專業的工程師查找機器故障這項工作,絕不是一個工人或者是機器人可以取代,這其中有大量的經驗和專業知識的積累。或者我們看到的公司管理工作,也只有腦力勞動者才可以做,既要體現管理的科學性還要發揮管理的藝術性,這絕不是機器可以做到的。
腦力勞動者的重要性在現在這個社會越發的凸顯出來,但是這個時代每天會產生大量的信息,腦力勞動者面臨著大腦超載的危險,這就不得不要求腦力勞動者真正的去了解大腦的運作機制,弄清如何發揮自己的智力生產力。通過《慢思考——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這本書的閱讀,可以讓很多腦力勞動者真正掌握大腦的運作方式,意識到自己現在用腦出現的問題,最終提出如何更好的進行思考的秘訣。
Part 1 神奇大腦
在看這本書的第一部分神奇大腦的時候,相信所有人都會感到深度的認同,讀者不會是因為這本書是講大腦科學而感到生澀難懂,因為書中所舉例子是我們平時都能感覺到的問題。我們大腦的800億個神經元,每個神經元都能像一臺小型計算機或微處理器一樣處理電信號。還有約800億個神經膠質細胞,神經元就靠這些神經膠質細胞提供的營養來保持形狀、維持功能。大腦里的1600億個細胞協同工作,同時處理成千上萬個任務。
人類擁有三套負責認知、決策的腦系統,分別是“思考腦”、“反射腦”、“存儲腦”。可能腦力勞動者會很重視“思考腦”,但是“反射腦”和“存儲腦”對于思考會有很大的影響。
思考腦——人類進行思考,進行決策,展望未來等深度思考都是依靠思考腦。尤其要注意的是:“思考腦”運轉的速度很慢,它需要你持續地投入注意力,保持專注,所以它會消耗大量能量,而且很容易疲勞。更加要注意的是:思考腦一次只能處理一件事情。(這部分對于思考腦的描述好像跟前面所說的神奇大腦完全相反,因為我們會發現幾個個關鍵詞:慢、消耗能量大、疲勞、一件事情。)
運用“思考腦”的時候,一定要記住不要多任務并行。多任務并行的后果就是延長任務完成時間,而且每個任務都不會進行深入的思考,也讓“思考腦”疲憊不堪。
反射腦——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下意識”,它的速度很快,能夠處理多個輸入信號,消耗能量不多。我們平常會發現在很多方面我們就是下意識的反應,比如玩驚險的游戲,我們會喊叫出來,我們聞到飯香味,我們就會感覺到餓了。這些自發、無意識的反應是經過漫長的演化過程形成的。
存儲腦——將我們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分類和存儲,以備后用。存儲腦和思考腦有個很重要的關系:其中一個激活的時候,另一個就進入休息狀態,反之亦然。
我們平時知道的都是左右腦理論,這本書從另一個方面給我們介紹了大腦的知識,而且讓腦力勞動者在這本書開始的時候就思考平時所做的思考以及行為都是由哪個腦發動起來的。
Part 2 如何不自覺地摧毀自己的大腦
對于腦力勞動者來說,一定會想要讓自己的“思考腦”發達起來,因為“思考腦”是自己產生知識生產力的關鍵腦,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量的劇增,而且輿論對很多“Superman”的宣傳,讓腦力勞動者過高的評估自己的能力,好像不能夠進行多任務并行或者睡眠過多的話就不是人們口中的“牛人”。
《慢思考——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這本書在第二部分用很多實例和數據證明了腦力勞動者平時是如何摧毀自己的“思考腦”,四大鎖鏈是每個腦力勞動者今天都面臨的問題。
1號鎖鏈:隨時在線
隨時在線就意味著隨時待命,我們總會感到領導、客戶、同事等隨時都需要我們做出反應,以便配合他們,但是我們總是忘記配合自己,對于腦力勞動者來說,這樣的隨時待命會打亂自己的思考,讓自己隨時都處于壓力狀態,自己的知識生產力會逐漸下降。
隨時在線還意味著信息超載,大量的信息涌入“思考腦”,讓“思考腦”一直處于信息處理狀態,沒有深入思考的機會,而且也容易產生決策疲勞,腦力勞動者不能很好地去辨別信息,因此“思考腦”就不去做判斷,而是維持現狀。書中的一個例子特別恰當的說明了決策疲勞。假釋委員會負責決定延長或終止囚犯的刑期。研究結果是這些專業人士做出決策時,最重要的影響因素竟然是工作間隙的休息時間。你可以從圖中看出,虛線表示休息時間,它極大地改變了決策的結果。經過休息之后,委員會更容易做出減刑或提前釋放的決策。
隨時在線也意味著無法產生“瘋狂”的創意,因為大腦沒有得到休息,而很多有創意的想法總是出現在放空大腦、不去想問題、徹底離線的時候,如果總是盯著電子郵件和屏幕,就不會產生有創意的想法。
2號鎖鏈:多任務并行
書中多任務并行的一個圖很好的詮釋了“思考腦”是如何處理多任務并行。腦力勞動者的“思考腦”不會因為經過過多訓練或者是因為這人比較聰明而變得可以進行多任務并行。就像書中的學車例子一樣,回想我們學騎自行車的時候,我們專注于如何去騎,但是無論別人如何喊“抓住剎車扎”,我們就是不會去抓,這是“思考腦”不能進行多任務并行的一個簡單例子。
可能有很多“牛人”會認為終將可以訓練出來多任務并行,就像騎自行車一樣,終將可以一邊騎一邊說話,遇到緊急情況可以剎車一樣,但是這只是很簡單的事情。如果是一項重要工作、一個重要項目、一場重要談話,需要我們深入思考,產生重要的知識生產力的時候,哪怕有一點瑕疵,可能都會有很不好的后果。如果平時不重視杜絕多任務并行,極端情況就會出現,比如把孩子鎖到車里、把重要的事情忘記、產生不出有創意的想法。
3號鎖鏈:低水平壓力
腦力勞動者要意識到壓力很多都是源自自己的想法,有很多很自然的事情思考過多而產生有害的想法。我們會經常把一些情況進行演繹和解釋,產生一些負面的壓力。
隨時在線會帶來低水平壓力,如果總是處于隨時待命的狀態,或者不讓“思考腦”得到充分的休息,那么低水平壓力就會持續的在進行而得不到釋放。當然除了大腦感覺到的壓力,我們也要關注身體局部壓力,不要把筆記本放在膝蓋上使用或者過度使用拇指,這些都會產生低水平壓力,都會限制腦力勞動者的生產力。
4號鎖鏈: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普遍面臨的問題,因為如果某人晚上睡覺早的話,別人都會感到大大的不解,很多論壇上的心靈雞湯文,都會告訴正在努力的人,成功的人勢必是要犧牲休息時間去實現心中夢想,所以很多人已經把早睡和懶惰劃上等號。
但是如果缺乏足夠的睡眠,大腦會損失很多潛能,你的專注力、創造力和判斷力都會受到影響。腦力勞動者一定要通過睡眠來休息和恢復能量。在睡眠過程中淺睡眠和深睡眠都要同樣被重視。
腦力勞動者需要在淺睡眠期間消化白天的體驗,尤其是構建記憶、保持情緒平衡(產生正面情緒)和心理健康。深度睡眠對長期記憶的儲存和身體的修復是非常重要的。
Part 3 慢思考——4條思考秘訣
1號秘訣:離線思考
“要發揮大腦的最大潛能,最重要的辦法是徹底離線——抽出固定的不受打擾的時間,來完成專注的工作和對話。”
這個不受打擾的時間需要腦力勞動者自己去尋找,也就是找到一天中“思考腦”表現最好的時間段,就把這個時間段設為神圣不可侵犯的時間,做到徹底離線思考。
在每周日的晚上抽出20分鐘離線,用于計劃一周的工作,確定最重要的任務有哪些,安排在什么時間去做。而且每天也要抽出來10分鐘時間安排第二天的事情,最好是把最重要的事情記下來,這樣在睡覺的時候,“存儲腦”就會提前開始工作。
對于閱讀比較高深的文本,最好是進行紙張閱讀,而且依舊要保持徹底離線。每個使用過電子閱讀器的人都會感到,紙張與電子閱讀器進行比較,紙張閱讀的專注力更好,理解更深刻。
對于腦力勞動者來說,不僅自己要進行離線思考,也要尊重并支持那些定期離線的人,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腦力勞動者這個團隊的知識生產力在穩步提高。
2號秘訣:批量處理
“思考腦”對于多任務并行的處理方式就是不斷的切換,那么如果想要合理安排任務,就需要做到“盡一切可能減少切換次數”。
(1)一次完成一個任務,或者相對完整的一部分,拒絕所有干擾;
(2)把密切相關的任務劃分到同一批次;
(3)把不相關的任務、郵件和瑣事丟到一個批次里;
(4)準備好在家里處理的批次;
(5)在日程表上標注批量處理時間;
(6)每次批量處理結束后,好好休息一下。
3號秘訣:恢復正常的睡眠模式
要讓大腦發揮出最佳潛能,至少需要睡足8小時。腦力勞動者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是天生的“少睡者”,即使現在沒有顯現出來少睡的弊端,但不要祈禱在關鍵時刻少睡的弊端也不會凸顯出來,比如說在做重要決策的時候,少睡可能就會讓腦力勞動者判斷出錯。
腦力勞動者也要警惕小睡,在書中作者闡述了一個不一樣的思想。平時我們都會認為一天中小睡片刻對于緩解疲勞是效果非常明顯的,但作者認為:如果你想小睡一會兒,那通常意味著你晚上沒睡夠。小睡的確有利于身體恢復,但卻不利于“存儲腦”完成工作,因為“存儲腦”需要的是大量短暫的休息和真正的睡眠。
4號秘訣:科學應對負面壓力
合理安排任務,能夠消除慢性壓力,當我們停止多任務并行,也就是停止任務頻繁切換,在一段時間內不受打擾地專注于一個任務,那么你的負面壓力會大幅下降。
我們對于處理壓力的水平可以不斷提高,這關鍵取決于我們評估環境的方式。腦力勞動者一定要警惕自己下意識的思考和評估。內心的想法經常會降低耐壓能力,那么就要建立一種機制去推翻這些想法。對耐壓能力有重大影響的基本態度包括:是否將挑戰看作成長發展的機會,遇到重大事件時的基本感覺,對工作和家庭角色的投入程度,是否擁有明確的優先級和清晰、現實的目標。
也就是說當有壓力的時候,我們就想想什么對自己最重要,我們有很多時候是在我們不重視的事情上焦慮、有壓力,當明確自己重視的事情的時候,就會放下很多別的不重要的事情。
上面的4個秘訣很簡單,但是腦力勞動者卻很難做到,《慢思考——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也提供了一個ABC模式,通過這個模式可以把壞習慣變成好習慣。就如下圖一位CEO的ABC分析表,通過這個分析表他很快找到了為什么總去自動販賣機買糖果吃,原因很簡單他只是趁著購買甜食的機會離開電腦出去走走、放空大腦、見一見其他人。
腦力勞動者一定要意識到“思考腦”是無法進行多任務并行,所以在平時一定要避免隨時在線和睡眠不足,做好充分的休息,進行深度思考,真正發揮腦力勞動者的腦力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