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很難受~”早晨7點不到,我在書房看書,童就起床走過來訴苦了。
“怎么了?”我趕緊站起來看看她,滿臉愁容,眉頭皺在一塊,看上去真的很難受。
“頭疼,哪里都疼。”她回應到,“可能發(fā)燒了。”說完隨即轉身,躺到客廳的懶人椅上。
“額頭還好,身上有點燙。”我摸摸她,“別在這躺著,回床上去睡吧。我去給你燒點水喝”
她答應了,回到自己床上。我去燒水,一會兒聽她喊我給她拿體溫計。
體溫38.4,發(fā)燒了。
“你先喝點水吧,我去給你買藥。”
“不要,我哪里都難受~”她哀嚎著。
“難受也要喝水呀,這樣才能好……”我著急又慣性地脫口而出,忍不住想講道理。覺察到了,止住!
忽然,腦海里浮現(xiàn)小時候四年級的那個小女孩,發(fā)燒了躺在搖椅上,期待媽媽的關心,不過媽媽回來后先是責罵了一頓,“這么大了,生病不懂得去看醫(yī)生……”女孩滿臉的難過卻什么也不說,孤獨的把淚水往肚子里吞……孩子生病難過的時候,最需要媽媽的擁抱、支持和鼓勵了。
我知道現(xiàn)在需要給到孩子是愛、關心、照顧,而不是念叨她不懂得關心照顧自己,讓自己生病自作自受。
我煮了稀飯,出門買藥,回來時,她又睡著了。
直到中午醒來,說吃不下,我給她喂了點稀飯,吃了藥,又昏昏沉沉睡去了。這樣的癥狀是病毒性感冒,看來沒那么快好了。
下午醒來,兩頰緋紅,還是很難受,不想吃東西。我說,不然上醫(yī)院看看,她說沒力氣,走不動。我想起同事上次病毒性感冒也是這樣的癥狀。就告訴她,這病毒性感冒就是全身痛,病菌在身體里到處亂串導致的。這需要一個過程,慢慢就會好起來了。
她似乎有些接納,忽然說要吃蘋果,一個煮蘋果水,一個直接切開吃。看她能吃點東西,我自然是滿口答應了。
蘋果水就喝了半碗,一個蘋果吃了半個。想想問下同事上次吃的什么藥,再出去買回來給她吃。
看她這樣的狀態(tài),著實著急呢!又一天過去,作業(yè)也沒寫。那又能怎么辦呢?當下最重要的就是調理好身體,做好精力管理。有精力才有體力學習、生活。
是的,就如早晨聽千聊微課,每天都要注意去體驗幸福感,要多關注自己的積極情緒帶來的美好體驗,這樣大腦就會形成一個大腦回路,幫助自己關注積極的狀態(tài),不被消極情緒所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