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中國式過年,那就是一場持久戰(zhàn),戰(zhàn)線長(從年前的臘月二十三一直到年后正月十五)、活動多(這個不用多說,大家都理解的)、體力消耗大(因為事情分外多,體力消耗的也就分外大,因果分明,基本無解)。只有心態(tài)好、耐力足,才能支持到最后。
這其中,接待親戚又是一項大工程,費心費力,累人累己。這里說的當然不是慣常走動的熟親戚,而是類似那種30多年沒走動,忽然懷舊起興要來看你那種。讓人猝不及防之余,趕緊勞心勞力的做各種準備工作去。
當然,計劃是空的,關(guān)健在行動。結(jié)果就是每一天都是一分鐘也閑不下來的節(jié)奏,試舉若干活動為例。
先拉清單,好的計劃是成功的一半。列日程:最簡單的不過聊天、吃飯。然后再根據(jù)活動內(nèi)容羅列一應(yīng)需用事物清單:聊天必備的茶水點心、飯菜所需各色用料。
首先說聊天:
預(yù)備當天茶話中要有的各種干鮮果品、準備什錦果盒。神馬腰果、杏仁、開心果、花生、瓜子、核桃仁自不可少,諸如冰糖桔、蘋果、鴨梨、香蕉之流自然也要備好。你以為這就夠了?遠遠不夠!糖果呢?酥糖、果糖、巧克力,時間緊來不及自己做牛軋?zhí)橇耍荒苡觅I的,可你好意思買馬大姐來用嗎,就算不是清一色進口貨色,怎么也得來點徐福記吧?
最大的工程是招待吃飯。梁實秋曾在《請客》一文中寫到過:要想一天不安生:請客。個人現(xiàn)在對這話信服的妥妥的。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可客人們是來吃飯的,那么拉菜單、定菜色吧。幾涼幾熱幾主食、飯后點心水果各一例。
這事兒說著容易做著難,俗話說什么來的:眾口難調(diào)吶。各有各的風格,各有各的口味,誰喜甜誰吃酸都得惦記到。更難的是搭配,肉多了說不健康,菜多了又顯得寒酸。要有清淡的、有下飯的、有軟爛的、有女士喜歡的,別急!這只是一部分要求。那位說這么麻煩干脆出去吃算了,這話說的不是不在理,但長輩們永遠相信“外面又貴又不好吃”。在北京雖然本鄉(xiāng)本土的不擔心吃到“天價魚”,但是十幾個人在外面吃上三四千塊也吃不到啥東西這事兒也毫不奇怪。活動籌備中就有人說出去吃得了,500塊錢就夠了,個人沒能親臨現(xiàn)場,但在老娘復(fù)述此事時認真表示,可以考慮一人一碗酸辣椒粉,大部分人還能再來一份。此時現(xiàn)實與虛擬融為一體,評書中的不二法門“無巧不成書”當時便上演了現(xiàn)場版。話說手擬菜單的背面正好是半月前與老娘去金寶匯北京宴吃飯的菜單。兩個人隨便點點吃了正好600塊錢。于是老娘指著菜單直接有圖有真相的現(xiàn)場說法,才令人心服口服。
然后就是反復(fù)的磨合,像反復(fù)修改十三五規(guī)劃一樣的反復(fù)修訂菜單子,各處查訪探問、與會各人都有什么忌口,比如張大姑糖尿病、李大嬸不吃米飯 只吃面食、劉大哥不吃羊肉、王大舅腰果過敏,趕緊,麻利的,通通記下來,然后菜單再刪再改,如是九鑲九滾后,基本初具雛形。然后再將菜單如十三五規(guī)劃草案一般,發(fā)給與會群眾征集意見,收到意見建議若干,然后再改、再修。定稿后列出采買名單,難買的優(yōu)先,能網(wǎng)購的網(wǎng)購,那一大堆啤酒、汽水、果汁神馬的有多重我會不說?葉菜一類生鮮標準高的開宴頭一天再買。這還只是買,還有備料問題,銀耳、蓮子、干菜一應(yīng)需要提前泡發(fā)的東東趕緊純凈水侍候,記得每天換水。八寶烤麩之流需要提前做出來入味的菜色趕緊預(yù)先弄出來,更別說那些要提前切好的、腌制的、分割的,等等等等。都要抓緊時間去弄,如此這般一算,周五的飯局,雖是自周一既準備起來,但時間上已經(jīng)緊迫的不得了了。
上面說的還只是有關(guān)吃飯的核心問題,還有許多周邊呢,都要一一考慮。這里不妨用事實說話,把幾天中的部分工作內(nèi)容列舉一下:
有關(guān)食具:找出深藏屋中各角落的杯子,神馬杯子:喝茶的茶杯、喝酒的紅酒杯。這個還是極簡版,沒算上喝白酒的小口杯和吃甜品的冰淇淋杯來的。
杯子是飲具,再說食器:成套的飯碗、菜碟(六寸碟、八寸碟、專門的魚碟)、湯勺、筷子。因地方有限,還有一只配套帶蓋大湯碗暫不出山。
當然了,這些東東都已經(jīng)不見天日許久,全部清洗一遍放干自不必談,還有周邊衍生也都要考慮到,比如說保證每三人有一盒紙巾用。還要考慮到公筷公勺的問題。
有關(guān)坐具:從各處湊出十幾把坐具,此處以坐具代言而不稱椅,實在是因為其形各異,比如有板凳、折疊椅、沙灘椅、鐵皮凳、轉(zhuǎn)椅、還考慮安排一人坐床上。總算湊足數(shù)量。
當然,以上都只是冰山一角,還有諸如個人在天貓超市買的汽水、果汁等物多日不達,由此引發(fā)的數(shù)次與客服撕*占去大量時間。然后一邊打著客服電話催貨一邊不得不又在到家軟件上下單從超市買了一堆同類產(chǎn)品讓送貨小哥送到家里救急。比如一應(yīng)親友出人出力東家送酸菜,西家來打雜,南家來做飯,北家贈燒雞等等感人事跡,都是此次家宴籌備中一朵朵或大或小的浪花不提。經(jīng)此一役,倒令人對紅樓夢里當家奶奶們籌備各種會務(wù)活動的工作量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與同情,此處特引用兩處向各位勞動模范致敬,順便結(jié)文。
次日清早起來,可喜這日天氣清朗。李紈清晨起來,看著老婆子丫頭們掃那些落葉,并擦抹桌椅,預(yù)備茶酒器皿。只見豐兒帶了劉姥姥板兒進來,說:“大奶奶,倒忙的狠。”李紈笑道:“我說你昨兒去不成,只忙著要去。”劉姥姥笑道:“老太太留下我,叫我也熱鬧一天去。”豐兒拿了幾把大小鑰匙,說道:“我們奶奶說了:外頭的高幾兒怕不夠使,不如開了樓,把那收的拿下來使一天罷。奶奶原該親自來,因和太太說話呢。請大奶奶開了,帶著人搬罷。”李氏便命素云接了鑰匙,又命婆子出去,把二門上小廝叫幾個來。李氏站在大觀樓下,往上看著,命人上去開了綴錦閣,一張一張的往下抬。小廝、老婆子、丫頭一齊動手,抬了二十多張下來。李紈道:“好生著!別慌慌張張鬼趕著似的,仔細碰了牙子!”又回頭向劉姥姥笑道:“姥姥也上去瞧瞧。”劉姥姥聽說,巴不得一聲兒,拉了板兒,登梯上去。進里面,只見烏壓壓的,堆著些圍屏、桌、椅、大小花燈之類,雖不大認得,只見五彩閃灼,各有奇妙。念了幾聲佛,便下來了。然后鎖上門,一齊下來。李紈道:“恐怕老太太高興,越發(fā)把船上劃子、篙、槳、遮陽、幔子,都搬下來預(yù)備著。”眾人答應(yīng),又復(fù)開了門,色色的搬下來,命小廝傳駕娘們到船塢里撐出兩只船來。
鳳姐兒將桌子一拍道:“好羅唆!到了第二日是十六日,年也完了,節(jié)也完了,我看人忙著收東西還鬧不清,那里還知道底下的事了?”眾人聽說,復(fù)又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