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終于,遲來的東京奧運會落下帷幕,中國軍團表現優異,金牌一直領先,最后一天美國才超出一枚,中國才屈居第二,其實,如果加上港澳臺獲得的金牌,中國還是第一啊,因為港澳臺是中國啊。?
? ? ? 中國在奧運舞臺上大放異彩,應該是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許海峰拿下此屆奧運會首金,也是中國在奧運會獲得的首金,國人歡呼,特別是當時席卷世界的中國女排,一路過關暫將,拿下冠軍,獲得金牌可喜可賀,女排精神從此成為國人學習的方向;李寧個人拿下三塊金牌,成為英雄一樣的人物,中國獲得15金牌,總成績排名世界第八名,一下掃除了過去幾十年中國奧運的苦難歷史。
? ? ? 說中國的奧運歷史,必須說說劉長春啊。1932年,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第十屆奧運會,國民黨政府以"時間倉促,準備不足"為名拒絕參加。而"滿洲國"宣布派劉長春、于希渭參加,這一舉動引起國內各界人士的強烈反對,劉長春在報紙上發明聲明決不代表"滿洲國"參加。國民黨政府被迫決定派劉長春等人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在張學良將軍的資助下,劉長春參加了奧運會的100米、200米比賽(在預賽中被淘汰),成為中國首名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劉長春是中國奧運第一人,是奧運三問第一問的實現者,使中國的奧運夢想更進一步。他雖然在比賽中沒有獲得好成績,但作為中國人第一次站在世界奧運的舞臺上不斷地激勵著一代代中國人努力。
? ? ? “來自東方的巨龍——中國代表團。” 1984年7月28日,第23屆奧運會在美國洛杉磯紀念體育場開幕,中國奧委會派出225名男女運動員參加了16個大項的比賽。中國射擊運動員許海峰奪得本屆奧運會的第一枚金牌,實現了中國在奧運會中金牌零的突破。中國運動員在本屆奧運會上共獲得15枚金牌、8枚銀牌和9枚銅牌。總分數居第8位。中國體育代表團入場時,當時在現場直播的 CNN播音員如此介紹。
? ? ? ? 全場觀眾熱烈掌聲并起立歡呼,重返奧運會的中國代表團一亮相就引起了轟動,而這個轟動僅僅是個開始。洛杉磯是中國與奧運最初結緣的地方,1932年,中國首次派出運動員,也是唯一一名運動員劉長春參加了第10 屆洛杉磯奧運會。
而在美國奧運官員眼中,52年后中國代表團在洛杉磯的出現,是對奧運會的一次拯救。
? ? ? 2020年東京的奧運會,所有的金牌獲得都是一次突破,所有的國旗升起,所有的國歌響起,都是令人激動的,即使是銀牌,銅牌甚至后邊的名次都包含了運動員的勞動和汗水啊。雖然沒有1984年奧運會那樣讓億萬國人徹夜不眠,甚至走上街頭揮舞國旗高喊振興中華,但依然讓國人群情激奮啊。
? ? ? ? 最難忘的是蘇炳添的一飛沖天雖然他沒有獲得獎牌,但是其意義超過任何一塊金牌啊。
? ? ? 快看,億萬國人,他站在了世界飛人表演的舞臺上,萬眾矚目,這是回歸賽場的又一次飛天。
? ? ? 他站在賽道上,屏幕前是十幾億人的關注和期待,中國人,亞洲人,黃種人刮起一陣狂風
? ? ? ? 他站在起跑線前,身旁是膚色各異的運動員,人高馬壯,氣勢洶涌澎湃。
? ? ? ? 他就是蘇炳添,中國人,中國男人,黃皮膚的亞洲人。身高1米72的他在人群中矮了一個腦袋。隨著裁判緩緩舉起發令槍,他緩緩蹲下,腳踏助跑器,露出他緊實的小腿肌肉,他雙手撐地,抬起頭,目光中蘊藏著一往無前的氣勢與決心——“砰!”槍聲響起,濃煙升起,他一躍而起,如東方的雄獅般沖了出去,仍然是巨大的起跑優勢,起跑后他領先著其他運動員幾個身位,接下來,他緊咬著牙關,臉上的肌肉,擰在一起,青筋暴起,手和腳交錯著,已經快到模糊,身后的運動員正一步步地逼近,但終點就在眼前,他奮力把頭往前一傾,終于沖到了終點。到終點后他雙手拍地,握起拳頭怒吼著慶祝,像一只凱旋的東方雄獅一般,整個奧運賽場都回蕩著他忘情地怒吼……
? ? ? 但在賽后,身披國旗的他一度哽咽,在接受賽后采訪時,蘇炳添說到:“自己通過多年以來的努力,終于站在了100米(決賽)的舞臺上。我完成了自己的夢想。”
? ? ? 要知道,他從2011年時的10秒16,第一次突破全國紀錄,2013年時跑了10秒06,第二次的突破;一次次的突破,他依然堅守著他的目標——成為奧運會上的中國乃至亞洲的黃種人里第一個進入百米決賽的運動員。2015年,蘇炳添以9.99秒突破10秒大關;三年后又將紀錄提升到9.91秒。這個紀錄一直保持到東京奧運會男子百米半決賽第三組,比賽開賽前,而這,又是一個三年。
? ? 三年又三年,從突破10秒內,到接近9秒90大關,再到接近9秒80大關,蘇炳添的這六年,是歷經波折的六年,這期間,有傷病,有技術動作調整,甚至有過短暫的退役,站在東京奧運賽場上的他,已有32歲“高齡”,“高齡”的他,在東京奧運賽場上“突破”得讓人熱血沸騰。
? ? ? 賽后蘇炳添曾發文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每一次踏上賽場,我的腦海里都只有一件事:竭盡全力跑出“中國速度”,為我的祖國添彩!今天能打破亞洲紀錄,打破黃種人的極限,站在東京奧運百米決賽的跑道上,我所有的夢想都在這一瞬間變成了現實!一百米的跑道是比誰跑得更快,而人生的跑道是比誰跑得更遠、更好、更寬廣。請相信中國田徑,相信你自己,沒有什么不可能!
? ? ? 這就是一種氣魄,一個目標,一個希望,一個志氣!
? ? ? 相信你自己,沒有什么不可能。只是懷著一腔熱血,在人生的跑道上不斷沖刺,挑戰自己的極限,然后靜候自己拍地怒吼的那一天!
? ? ? 蘇炳添9.83秒的成績是歷史性的!”
? ? “他是闖入100米決賽的第一名中國人!也是第二名亞洲人!”
? ? ? 的確,田徑比賽一向是黃種人的短板和弱勢項目。對于亞洲來說,自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上日本選手吉岡隆吉闖入男子100米決賽以來,在奧運會百米飛人決戰的賽道上,已經連續89年沒有亞洲人的身影了。
? ? ? 對于中國來講,在奧運會田徑短距離項目上獲得的唯一一枚獎牌,是劉翔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獲得的110米跨欄金牌;劉翔也是奧運會田徑短距離項目上第一個獲得冠軍的黃種人。
? ? ? 拿金牌可喜,刷新記錄可喜,但這些站上世界頂尖賽場的運動員身上所反映出來的精神,更可寶貴。“進步一點點就好”不僅是蘇炳添的追求,更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座右銘。
? ? ? 他,完成了2018年亞運會后將自己的成績再提升一點點的諾言,突破9秒90!
? ? ? 我們常說,“無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長志”,立長志者,不期速成,從“進步一點點”開始,堅持“進步”,必將會離目標越來越近。龜兔賽跑的故事,“積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成語,說的都是這個道理。
? ? ? ? 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能做到、能堅持的有多少呢?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這樣的例子:有人說要減肥,然后呢,就一頓操作猛如虎,恨不得一下子把自己餓死,或者恨不得把自己累死。這種狀態明顯不可持續,于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減肥”僅僅成了一句天天掛在嘴邊的口號;有人說要閱讀,讓自己變得“有深度”,于是捧一本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看了兩頁之后覺得“太有深度”,棄之……
? ? ? ‘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我們也應該提醒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就好”,即使只有“一點點”,但只要能堅持下去,數年如一日,十數年如一日地“進步”,就算我們破不了中國紀錄、亞洲紀錄,但終歸能挖掘出自己潛力,實現更好的自己。 要學會循序漸進、持續發展。“進步一點點就好”,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