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3月25日,歷史上的今天,中國奧運第一人、中國短跑第一飛人——劉長春去世。
說到短跑飛人,大家就會想到劉翔、蘇炳添。這兩人打破了幾十年來”黃種人在短跑項目上根本不行“的謠言,用一次次刷新的記錄向世界證明中國人、黃種人的實力,揚眉吐氣。但說到中國短跑第一飛人,并不是這兩位,而是早在近百年前的劉長春。
劉長春的偉大之處不僅在于他的短跑成績,而且他還是”中國奧運第一人“,中國第一位正式參加奧運會的中國運動員。
1909年11月25日,劉長春出生在遼寧大連,從小就表現出了驚人的短跑天賦,小學時100米就跑出了11.8秒的好成績,刷新了當時大連小學生短跑記錄。當學校正準備好好培養這個短跑好苗子的時候,劉長春由于家庭貧困,只上了一年中學就被迫輟學打工。
眼看一個短跑天才要被埋沒,一個貴人挽救了他。這個貴人就是時任東北大學體育部部長孫慶博,他聽聞劉長春打工不再練習跑步,十分可惜,于是在1927年12月破格錄取他進入東北大學體育系學習。
劉長春沒有辜負孫慶博的期待,在1929年沈陽舉行的第14屆華北運動會上,一舉打破100米、200米和400米3個短跑項目的全國紀錄,成績分別是10.8秒、22.4秒和52.4秒。其中100米成績,與1928年第9屆阿姆斯特奧運會100米冠軍的成績持平,中國第一短跑飛人爆發了。
之后在1933年第5屆全國運動會上,劉長春又以10.7秒和22.0秒的成績再創100米、200米兩項全國紀錄,奪得冠軍。其中10.7秒的100米紀錄保持長達25年之久,直到1958年才被新中國運動員梁建勛打破。
劉長春——這個當時中國最好的短跑選手自然想與世界選手較量,奧運會是最好的舞臺。但奧運會不能以個人名義參加,需要政府支持。這個機會在1931年出現了,但劉長春嚴詞拒絕了,因為這個所謂的政府是”滿洲國“。他們在報紙上宣稱:劉長春將代表滿洲國參加第十屆洛杉磯奧運會。1932年5月,劉長春在《大公報》發表聲明:“本人為中華民族炎黃子孫,中國人絕不代表偽‘滿洲國’出席第十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這件事激起了民眾強烈的愛國熱情,也引發了張學良的關注。他 資助劉長春8000銀元,并發緊急電報給奧委會,為劉長春報了名。1932年劉長春作為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唯一成員,參加了第10屆洛杉磯奧運會,由此成為中國奧運史上第一人。
第10屆奧運會在美國洛杉磯舉行,面對萬里旅程,經費拮據的劉長春選擇乘坐郵輪。經過21天的海上長途航行,7月29日才抵達洛杉磯,第二天奧運會就開幕了,第三天就要參加比賽。由于長期海上漂浮,體力大受影響,劉長春的成績并不理想。原來報名3個項目,他只參加100公尺和200公尺,400公尺則因體力不支,沒有出場比賽。
比賽結束后,劉長春因路費不夠無法回國,在當地華僑的捐助下才得以回到中國。
1936年劉長春第二次代表中國參加第11屆奧運會,同樣由于28天的海浪顛簸,體力消耗較大,未能取得好成績。
回國后,劉長春歷任東北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東北中正大學體育助教、講師、副教授。
新中國成立后,執教大連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三十余載,歷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常委、中國奧委會副主席、遼寧省體育協會副理事長、第四屆遼寧省政協常委等職。有《田徑指導法》、《田徑裁判法》、《短跑運動》等學術著作傳世。
1983年3月25日,劉長春因病去世,享年74歲。
去世前,劉長春曾經留下兩個遺愿:一是中國人能在奧運會上奪得金牌,二是中國有朝一日能舉辦奧運會。
第一個遺愿在他去世后第二年就實現了。在1984年奧運會上,許海峰奪得50米手槍慢射金牌,實現中國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
第二個遺愿的實現是在25年后的2008年,中國北京奧運會的舉辦,贏得世界矚目。#奧運#?#飛人#?#跑步#?#奧運會#?#劉翔#?
~喜歡就關注,關注就喜歡,等你一起在評論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