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現在帶的三個班里面,有幾個對我而言很特殊的學生,都是男孩。
其中一個男孩,讓我第一次有了深深的挫敗感,覺得自己無能為力。
他來自農村中學,初中時因為年少任性,根本不愿意學習英語,但是數理化學得極好,所以還是考上了高中。
我接手他的時候,他在英語課堂上,要不就做數理化,要不就睡覺。我幾次三番地找他做思想工作,給他分析學習英語的必要性,終于使他有所轉變,開始拿起英語課本,跟著學習了。
可是,現行的學校教育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開設英語課,加上初中三年,到高一為止,普通的學生已經學習了七年。在這七年中,學生通過日積月累,才能養成英語的基礎能力。如果要讓一個學生從高一開始從頭學起,需要耗費的時間和努力是驚人的,還必須要有人課外輔導,同步指導和監督,加上學生本人的刻苦努力持之以恒才可能成功。
而他,一個條件都不具備,尤其是勤奮。
雖然我內心明知可能的結果,但仍然心存希望。如果他夠努力,夠堅韌,按照我給他制定的學習計劃進行下去,用上一兩年,以他學習數理化表現出來的學習能力,至少可以考出平均水平的分數。
然而,現實給了我無情的答案。
這個男孩就不是一個能吃苦能堅持的人。在幾經反復,放棄又撿起,撿起又放棄之后,他最終退縮了。
現在,他是班上唯一讓全體老師都失望的學生。原因就不多說了,舉其中一點為例:我們每天早上要上早讀課,冬天是6:20開始。住校學生每天5:40起床,晨跑鍛煉以后進教室早讀。天氣變冷以后,他是班上唯一的因為起不來而不來上早讀課的學生。讓他住校,他又不愿意,說是在宿舍睡不著。
就在今天早上,他沒來上早讀。而且,7:20上第一節課,我的英語課,他還沒有來。
最近,他開始曠課。班主任說,他不想參加高考了。更可怕的是,他對老師說,活著沒有意思。
其他老師們嘆口氣,都說算了,就這樣懶惰又不能吃苦的學生,來了也是傳播負能量,還要影響其他學生。
我們知道,這個人已經垮掉了。也許時光能夠讓他慢慢恢復元氣,恢復他作為一個少年應該有的蓬勃進取的精神。現在,他能夠好好活著,就很好了。也許,每個人要走的路,本來就不必一樣的。
我有另外一個學生,和前者一樣,英語基礎極差,成績在班上墊底。但是這個學生的不同之處,在于他的主動和積極的態度;在于他明明很害怕,很羞愧,卻還是勇敢地主動來找我,明確地表明自己想要努力進步,想要獲得我的幫助;在于他課堂上認真努力聽講,充滿希望的閃亮的雙眼。這樣一個充滿了希望和主動努力的孩子,我是極其樂意幫助他的,并且期待他獲得進步和成功。
而我前面提到的那個學生,他從來沒有主動過一次,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逃避我對他的督促。
一個人的性格和習慣決定了他的人生發展。很多結果,其實在最初就已經決定了。教過那么多學生之后,有經驗的老師都基本上可以斷定一個學生將來是否有發展前途。原因很簡單,在漫長的學習生涯中,一個人的性格特點、行為習慣會充分地體現。對待學習如此,將來對待工作,對待人生,也同樣如此。
教師的工作之所以特殊,在于勞動的成果是人,而不是機器,或者物質資料。雖然現行的教育,尤其是中學教育,主要目標在于高考,但是,只要是有良知,有責任感的老師,都會把培養人當成自己努力的目標。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健康完整的人,有著獨立的個性、文明的素養,有著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飽滿的內心世界。我希望他們不管是什么性格,什么性取向,什么家世背景,什么成長經歷,都能夠好好地長大,快樂地生活。相比過去的時代,其實現在的時代已經給了人們最好的一切。未來當然會更好,但是現在,就讓我們認真地生活,努力地工作,縱情地戀愛,開心地享受我們能夠擁有的一切吧!
?
本文已在版權印備案,如需轉載請訪問版權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