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漫天飛舞著雞湯文,這些雞湯文也不負眾望的撫慰了無數受傷的心靈。現在,雞湯喝多了,心里難免膩歪,問問大師們,除了雞湯,還有別的沒,想干點事兒呢,給打點兒雞血行不?
雞湯喝多啦,心過寬。什么都容得下,容不下時一讀大師們的文字,覺得自己小氣,有嘛呀,怎么就過不去啊,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真tm的,我進一步多難啊,他老教我往后退,當時想想挺對,等真退下來了,再往上上一樣的痛苦啊。
雞湯喝多啦,變懶惰。什么都不急,跟著大師們追求慢生活,慢慢來,終究能實現自己的追求,大師們教導我說。可是,人能年輕幾年啊,大師們,還沒來得及怎么著就韶華不再啦,真慢下來,悠著勁兒的干,還沒怎么著,看到鏡子里頭上已有了白發,一事無成,雙鬢已斑,天乎!天乎!再這么慨嘆也是不及了。
雞湯喝多啦,不上進。表現在我們這個社會,就是社會文化不上進。整個社會沉溺于給現實中的問題找理由,而且是冠冕堂皇,說起來教導天下子民的理由,結果就是不負責任,不求上進。每天都只求心安,不求進步,這種文化能長久嗎?不知道,不是我這等小民能明了的,大師們,聰明的,你告訴我。
像我這智商,覺得喝雞湯是解決不了眼前的諸多問題了,還是得打雞血。
心寬就容易體胖,打點兒雞血,心別那么寬了,別什么都能容忍,該撞南墻的時候你得撞去,而且還得把南墻撞倒,沒這勁頭兒,在這個紛繁復雜、瞬息萬變的世界,能干成什么事兒呢?
行動一旦慢下來,一步趕不上,是步步趕不上。逐日的那個家伙,口渴的時候喝干了黃河、渭水,準備往北邊的大湖(或大海)去喝水,奔于大澤路途中被渴死。他的手杖化作鄧林,成為桃花園;而他的身軀化作了夸父山。雖然沒實現目標,但他一直走在實現目標的路上。現在就行動,馬上行動,這似乎才是年輕人要去干的事兒。
社會文化要積極,要進取。哀莫大于心死,社會文化是從根本上浸潤每個人的,其一旦消極,不思進取,在這個社會中的人,差不多就行,大概其,我看還行……這些東西充斥在人們中間,我們還能做好什么呢?
雞湯喝多了有害健康,不喝也不容易,咱這么著,少喝,適當的喝,順便該打點兒雞血的時候也別慎著,該干的時候、能干的時候,就拿出百分百的勁頭兒,等撞的頭破血流的時候,適當喝點雞湯,補補,可沒讓你在哪兒跌倒就在哪兒躺下歇會兒,補完了接著干,撞倒南墻了那才是好漢。
J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