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一流的大師是在任何小事情上都能體現一流水準的人,小事情能見真功夫。
一個公司想要在演化中長盛不衰,就要有自我更新的機制。
誰有能力聽誰的。公司的權力屬于想法,哪個想法有道理就聽哪個的。
絕對不要在一個人不在場的時候評價這個人,你要評價誰,那個人必須在場,如果不能當面說,那就不要說。選人特別關鍵,人是很難改變的。
我是對的,我怎么知道我是對的。
教,
民言:課堂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不是一個記憶復現的場所,尤其不應是記憶完美復現的過程。因為是學習的過程,所以就會遇見淺顯、過錯、沉默。復現是機械單一的流暢。因為是學習的過程,所以課堂里你會看到自主學習,課堂結構大量的“留白”,復現是他主,課堂飽滿地乍開。觀照學情,是教學的起點,課前,尤其是課中的不斷觀照,課堂才會真正演變成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否則只是有觀眾的獨角戲。
對于“君子不器 ”,教科書上的解釋是:君子不象器具那樣,作用僅僅限于某一方面,用于贊美別人多才多藝。而正確的解釋應該是:真正有能力的人不會去做具體的事情,知識分子的最高使命是價值的承擔者,而不是專業技術人員。
深層闡釋
如照字面翻成白話就很好笑了——孔子說:“君子不是東西。”提到這個思想,我常說我們中國人實在了不起,個個懂得哲學,尤其罵人的時候更是如此。譬如說:“你是什么東西?”拿哲學來講,我真不知道我是什么東西,因為人的生命究竟怎么回事,還搞不清楚嘛!所以真不知道我是什么東西。
但孔子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因為“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樣樣懂。“不器”就是并不成為某一個定型的人,一個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無所不通。從表面上看,一個很好的大政治家,好像一個很好的演員,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角色。當演工友的時候,就是規規矩矩掃地倒茶,當演大官的時候,溫溫和和就是作官,干哪一行就是哪一行。“君子不器”這個學問,就是成為了真正的通才,否則只有變成專才、專家。所以君子不器放在《論語》中《為政》篇,就是說明為政在這方面的道理,換句話說:“允文允武”,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說明。
慢一點也許更快一點
排名第一的管理理念,我沒有想到居然是不要混蛋。真有道理。混蛋就是公司里的攪局者,有了混蛋,事情總是搞不定,你不知道混蛋的存在或者害怕它不敢把它清除出去的話,這個項目就失敗了一半。
它是管理學中的第一選擇,如果你把他忘了,你做的一切努力也就不重要了。
功夫不會白白地拋棄。 佛家語,所以“功不唐捐”,可以解釋為“世界上的所有功德與努力,都是不會白白付出的,必然是有回報的”。
玉汝于成,意為如同打磨璞玉一樣磨練你,使你成功,多用于艱難困苦條件下。
很多億萬富翁是不愛閱讀的,他們往往喜歡獲取知識,他們通過跟別人的交談,通過抓住某一問題進行探索式學習,他們常常找高人學習獲取知識。
秦始皇焚書坑儒時,有人寫了一句詩,劉項原來不讀書,劉邦項羽原來不讀書。
哲學家愛默生說,習慣如果不是最好的仆人,它就是最壞的主人。
一個小的習慣不好容易讓人翻車,如禮貌。
德魯克說,觀念的用途,方向感的用途,只是指點了山的方向,但他并不包含推土機。
富蘭克林說,一盎司的預防比一磅的治療更有價值。
查理思考問題總是從逆向開始。大部分人都在研究股市上如何獲得成功,他在研究如何獲得失敗,頻繁操作短線,不懂止損,總是看盤,買爛股。不學習頂級投資智慧,滿倉操作,不喜歡空倉,從眾心理,投資分散化,熱衷做小差價告別黑馬,不善于分批了結,孤注一擲。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劉潤,教養的本質是對外的分寸感和對內的克制力。因為你尊重別人,別人也會尊重你,信任你。
完全不把你的承諾當大事,是職業化的大忌。千萬不能遲到。勸酒,是一種服從性測試。打擾別人。非職業化的四個案例,失信,遲到,勸酒,打擾。
職業化的本質就是通過尊重別人,從而贏得尊重,降低信任成本。
6、寫作有三個心法:
a.價值感。任何一篇文章、任何演講,都在回答三個問題,what,是什么。why,為什么(這事的動機)。how,怎么做。如果你核心講what,你通常是一個教科書式的東西,字典式的東西,如果講why,你很容易講成心靈雞湯,但如果你講how,你就很有可能變成一個方法論,變成一個價值感特別強的東西,你要對這一點有清晰的想法。
b.結構感。第一步做場景導入,讓他覺得這事就在自己身邊發生。第二步打破俗見,讓他感覺這事看來我以前的理解不對,讓他明白讀這篇文章的動機。第三步講核心邏輯,用故事的方式講清楚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第四步叫舉一反三,告訴他怎么做,讓他感覺到價值感。第五步做總結,其實我今天講的這三件事,這兩個金句,你帶走,放在你合適的大腦中的存儲區。
c.對象感。訓練對著鏡頭像對著一個具體對象在說話的感覺,用你取代大家這個詞,讓別人感覺這是專門講給我聽的,我應該從中有所收獲。
總結起來,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而不僅要站在自己的表達角度去思考。
7、講故事,演講的時候,邏輯感和線條感是特別重要的。首先提一個問題,然后講原因,給解決方案。表述邏輯一定是線性的邏輯,一步一步的扣下去。
馬云曾經說過,我創業10年以來最大的心得是永遠去思考別人是怎么失敗的
例子
有一個古代的富家子弟不愁吃穿,在錦衣玉食上的邊際效用就很低,于是他覺得很苦惱。有一天一個小和尚對他說,我知道天底下有一樣最好吃的東西,我帶你去找。于是他們兩個人拔山涉水,翻山越嶺,費勁千辛萬苦來到一座寺廟。這時候這個富家子弟早就餓的不行了,小和尚塞給他一個饅頭,他吃得津津有味,突然恍然大悟說:“原來最好吃的東西叫餓啊!
統合綜效:分享一個故事,以前一個西班牙的商人特別善于做糕點,他來到了美國淘金,他在一次博覽會上銷售薄餅,可是很多人不敢興趣,反而與之相鄰的一位賣冰淇淋的商販倒是生意紅火,不一會兒就售出了許多冰淇淋,很快用完了自帶的冰淇淋碟子,樂于助人的西班牙商人就把自己的薄餅卷成錐形讓他盛放冰激凌,賣冰激凌是商販也不好意思,于是從那里買了很多錐形的薄餅,大量的錐形冰激凌送入了顧客口中。這種錐形冰淇淋被顧客一致看好,還被評為此次世界博覽會上“最受歡迎的產品”。并逐步演變成今天的蛋卷冰淇淋,那位西班牙商人永遠也想不到他一次偶然間的創意卻整整延續了一百年,直到風靡世界。
曾有記者訪問科比,“你為什么如此成功?”科比反問:你知道洛砂機每天早上4點鐘的樣子嗎?”記者搖了搖頭,科比回答:“我知道每天洛杉磯4點鐘的樣子。”
二戰期間,美國統計學家沃德教授被授命研究如何降低戰機被擊落的概率的這個問題。他的研究發現,飛機的翅膀是最容易被擊中的部分,而飛行員的座艙和飛機的尾部則是被擊中最少的部分。
但是依照當時的航空技術,機器的裝甲只能局部加強,以免過重。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是應該增強機翼,還是應該增強座艙和尾部呢?當時的作戰指揮官認為,既然機翼最容易中彈,那么當然應該增強機翼了。但沃德教授則建議加強飛行員的座艙和飛機尾部發動機的位置。
沃德教授認為,作戰指揮官的這個判斷就是犯了這個嚴重的邏輯歸因的錯誤:幸存者偏見。
從統計的觀點來看,多次擊中機翼的轟炸機,但依然能夠安全返航,而機尾部分卻發現很少中彈。那并不是因為他不會真的中彈,而是因為他一旦中彈了,可能根本就無法返航。
后來事實證明教授的建議是正確的。聯軍的轟炸機被擊落的比率顯著降低。英國軍方還動用了敵后的工作人員,收集了部分墜毀在德國境內的飛機的殘骸,發現中彈的部位果真如沃德所預料,主要集中在座艙與尾部發動機的位置。
所以說看不見的彈痕最致命。
就像公主日記里那句著名的話:除了你自己沒人能讓你感到自卑。
你的內心是否全然接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直接決定你的心態是自然平和還是焦灼難安,也直接決定你的靈魂,是生機盎然還是滿目瘡痍,百孔千瘡。
這個世界上有那么多的抑郁癥、強迫癥患者,他們都是追求完美的善良的人,可同時也是非常殘忍的人,他們舉著尖刀,將自己逼入泥潭沼澤,輕者裹足不前,重者窒息沉陷,連茍延殘喘,都變成一種奢侈。
是的,我必須放過自己,我沒有必要為任何錯誤自責和內疚,更沒有必要為任何事情感到自卑和羞恥。
從前有個漁夫,非常幸運地從大海打撈到一顆碩大明亮的珍珠,他很欣喜,每天都把它擦拭得明亮璀璨,可是有個珠寶商卻告訴他,珍珠雖然美麗,可是仔細看,上面卻有一枚小小的斑點,如果能把斑點祛除掉,這顆珍珠將會更加名貴。
珠寶商慫恿他削去表層,這樣珍珠就會變得完美無瑕,可是當他削去一層,發現斑點還在,他又削去一層……直到最后,斑點沒有了,珍珠也化為齏粉。
我們每個人都像是一顆珍珠,每顆珍珠都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瑕疵,有的可能是污漬,擦一擦就掉了,可有的卻與生俱來,怎么努力也無法祛除。
瑕疵并不重要,怎么對待瑕疵才至關重要。
接受它,包容它,不因別人的指責而自卑內疚,不因外界的詰難而自責羞愧,正視自己的缺點,與之和諧共處,你會獲得坦然的力量,像佛家所說的“八風吹不動”。
非凡
33
企業都是是要追求利潤的,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我在煤礦工作,作為國企,給人留的印象總是“吃大鍋飯,效率低下”,其實不然,考核也都是很嚴格的。1、對于每個礦集團每年都下發的有利潤指標。2、煤礦會要據集團指標把每個月的任務下發到生產區隊,精確到每天的生產任務,并且會算出每噸煤的單價。3、每個隊認真考慮材料消耗、人員支出,對職工實行工分制,每天根據出煤多少、設備損耗計算工分。4、管理人員工資根據任務完成情況進行開資,扣除“違反規定罰款”、損壞設備罰款、材料消耗罰款、遲到早退執行力罰款等。并且差距拉的非常大,3位數-5位數不等,獎就獎的眼紅,罰就罰的心痛。
02-26 22:53:11
作者回復
從上往下,把利潤目標,不斷翻譯任務和獎懲。從下網上,也要不斷成長,理解損益邏輯。
劉邦為何擊敗了項羽?收買了韓信、蕭何等一干人等的心。
古代管理可直接對單獨個人,現代管理應該將觸角深入到員工的身邊,無微不至的關懷進行第一次忠誠收買,關懷觸及他的父母、愛人、朋友之后就再次強化了忠誠收買,因為人的存在感有極大程度是體現在別人的感知之上的。
想留住你的優秀員工三招:寫封親筆信給他贊賞他的才能、替他給他女朋友送上情人節的玫瑰、代他給父母定個生日蛋糕。我不告訴你我試過了……真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