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很熱。人們見面寒暄:哎呀,今年真是反常的熱。其實上,這話他們去年可能也說過。不過今年陰歷潤六月,三伏天確實比去年長多了。手機里,常收到高溫預警的提醒。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作為動物本身,太熱和太熱其實都是特別難熬的。熱的時候,稍微一動作,汗流浹背。空氣中充滿了熱辣辣的高溫因子,擁著你,包裹著你,無處可逃。水一撒在地上,就會蒸騰起一股子熱氣。太陽巴巴的曬著,白花花一片。你不想動彈,窩在有空調的屋里,吹著冷風涼氣,心理感嘆這真是偉大的發明,科技之光啊。

記得一位老師曾調侃自己說自己是氣候型雙相人,天太熱,人就會變得燥狂,天太冷,又會抑郁不想動彈。燥狂和抑郁,截然相反,簡直就是蠟燭兩頭燒。一會兒波峰一會兒谷底,忽上忽下,刺激是刺激,心慌也心慌。偶爾坐一把過山車,體驗體驗尚可,倘若生活一直處于如此激蕩的“驚聲尖叫”模式,個中滋味怕是不好受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然而根據統計學的原理“向平均數回歸”,生活中事物現象最終還是趨向正太分布,即大多數都在平均水平范圍之內,太差太好都很少。太熱太冷的天兒,有,但是不多。類推,太光彩和太倒霉催的日子也不會太多。于人,自稱比動物高明的人類,也該有這樣的大局觀的認知:高峰的日子,享受即可,萬不可太得意忘形。低谷的日子,忍耐一下,也不用成天自怨自艾。大多數的日子,還是一樣的平平淡淡,不瘟不火才是主旋律。于情感,既能享受熱戀的時候是干柴烈火,天雷勾動地火般熱烈。也要有心理準備迎接接下來的平淡,甚至對比來看是疏離的狀態。

聽上去,似乎有點“宿命論”的平庸。可是,這確實是生活的真諦。雖說都有波峰和波谷,可是幅度還有不一樣,層次還有差別呢。所以,認真生活,認真營造特有的感覺,還是王道。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