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年,劉禪卒。
陸抗對羊祜,旗鼓相當。
吳主孫皓對但凡有點懷疑不忠的人,處罰極其嚴厲。
賀邵:興國之君樂問其過,荒亂之主樂聞其譽。但吳主不聽勸,反而憤恨。包括陸抗等人的勸諫,都是天道,都是自然規律。吳主厭惡忠直言論。
山濤選拔人才,多選幾人讓晉帝最后拍板,晉帝很受用。
山濤勸嵇紹當官,說的也是道的規律,順勢而為,不可固守一態。
杜預認為守喪三年重在內心服喪,不在喪服這些形式,但是司馬光卻不認同,更看重禮儀,儀式感,通過上行下效,目的在于教化。
杜預才干突出,在位期間,作出很多業績,號稱杜武庫。
吳張政被杜預偷襲,沒有誠實匯報,反而被杜預利用離間之。
劉淵雖文武英才,但畢竟非我族類,不受任用。
吳主殘暴,上下離心。當然這些都是晉朝寫的歷史?
山濤認為存在吳國這樣一個外敵,反而更有利于內部的安寧團結,大智慧啊。
清靜無為,才是治理的最好境界。
公園280年二月,正式開始收并吳國,攻無不克,所向披靡。
晉帝安撫投降的吳人,前期必須這樣干。
杜預在鎮守的地方,經常向京都權貴贈送禮品,不是想撈什么好處,只怕他們會加害。
吞并吳國后,戶口達到250萬。
邊境還是需要機動部隊鎮守的。
齊王司馬攸最終病死,和晉帝關系其實很大,但身邊人荀等勸,其實齊王名過其實,天下歸附,現在死了是國家福氣。勸人就要減輕他人的過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