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么要開始寫作,這個問題從進入我的腦海,已經回蕩了許久
幾分鐘的時間,希望能和你產生共鳴
01
讀大學的時候,多多少少會有點一定要在大學做出點成績的宏偉愿景,于是很多次制定了很多的計劃,也有過不少的嘗試。
甚至有一次,花了好幾天,每天醒過來就在電腦上敲出自己接下來大學生活的及其詳細的安排表,細致到了每一周,感覺自己只要照著這個做,畢業之后就能上任CEO迎娶白富美的節奏。
這份計劃表里詳細的記錄了我要做多少兼職,要在學生會做什么樣的工作,出任什么職務;
我的每一科的成績是多少,我畢業時的學分績點應該是多少;
我要去健身,去跑步;我要鍛煉演講能力,表達能力,英語能力等等等。
為了很好地看著它這個計劃表,并且提醒自己按上面寫的去做,我甚至在淘寶上花了錢請人把計劃表設計好排好版,打印出來一個海報大小的東西,寄過來,打算貼在了我床頭的墻上。
然而這個花費好幾天做出來的計劃表,沒有給我的大學生活帶來任何的改變。
在他寄過來的路上我就決定不貼他了,也就是說那個計劃表我堅持了不到三天就放棄了。
在大學畢業最后一天收拾東西回家的時候,在那個最最角落的地方我發現了因為有塑封而完好無損锃光瓦亮的計劃表,他成了我大學頹廢生活最好的諷刺。
這件事情告訴我,就算你知道做什么是好的,做什么是對的,你依舊可能不會去做,即使你做了再周密的規劃,下了多大的決心。
畢業之后,等待入職的那幾天,我重新思考了我過去四年的大學生活。
我從未思考,我又不去參加模特比賽賽,身體健康,精神矍鑠的,每天去健身做什么?
我也沒有思考,我不去做外交官,每天打卡學英語,鍛煉演講能力做什么?
我更沒有思考自己追求高績點,做兼職,活躍在學生會是在做什么?
我忽然發現竟然不知道自己每天在想什么,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未來的路到底在哪里?
因為沒有思考,才會很容易的被別人的想法牽著走。
別人告訴我,要健身,要學英語,要高績點,要活躍在學生會。哦,好,好像很對,照著做。
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是很短視的,更喜歡迅速滿足和反饋。當我發現上面的事情不會給我帶來任何快感時,便會放棄。
而這些是在我接觸的最開始,就應該有判斷力,不去碰他們來浪費自己的精力。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過去的日子,更多的時候是在被時間推著走,是在被別人的思想牽著走。
如果有思考,有腦子,就不會有那么多所謂的決心等裝完逼就忘了。
余華說,寫作可以改變一個人。當我鋪開紙的時候,我便也把自己平鋪在桌面上,去審視,去思考,去面對那個真實的自己。
如果不寫下這篇文章,或許我也不能相對系統的整理出我對于為什么要開始寫東西的思考。
這便是我開始寫作的目的之一:學會思考,學會面對真實的自己。
02
工作后會發現,每天重復著同樣的生活:早上不是被夢想叫醒,而是被鬧鐘吵醒,幾乎是閉著眼睛洗臉刷牙,連早飯都吃不上匆匆忙忙出門,擠地鐵或者等公交。
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處理著日常的工作,過程中,偶爾逛逛某寶,某東,或者是刷刷某博,某條,然后等著下班。
偶爾加班便一邊咒罵著老板不給加班費,內心里叫囂著:老子明天就辭職,一邊默默的把因為偷懶沒有完成的工作做完。
下班,路上打打某耀,到家看一會而綜藝節目,一天就過去了。
過了周三就是周末,周末里,睡兩次懶覺,再出門逛個街,找朋友去吃個飯,一周就過去了
在這個年紀重復這樣的事情,有時候我會感到非??謶?。前些天人事告訴我我入職滿一年了,我忽然愣住了,我入職滿一年了??
可我還是和剛畢業的時候一樣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呀,我兜里還是沒有錢,腦袋里還是沒有想法呀?轉念一想,我每天重復著同樣的日子內心還期許什么改變呢?
在一個舒適區待久了就不會想著去改變,去進步。
然而,反觀我們周圍的世界,其實每天都是一個新的樣子。各個平臺,不管是游戲,視頻,音頻,圖片,還是文字社區,都有大量的內容在更新。
我們以為自己通過網絡就掌握了全世界,其實是在被全世界的內容生產著牽著走。
現在只要是能看到人的地方,就是各自拿著手機,沉浸在其中的場景。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大量的內容生產在麻痹著民眾,給他們提供內容生產,滿足他們的娛樂,消磨他們的時間,讓他們按于現狀。
不得不承認的一個點就是,現階段,我們國家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再想跨越階層越來越難。
回歸那個新聞熱點就是北京市今年的高考狀元的那句話:“現在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的大學。而狀元都是我這種,家里條件好,又厲害的人。”
這句話,把在教育界早有苗頭的“階層固化”論再一次引入國人視野。然而只有教育屆才有了“階層固化”嗎?整個社會資源的分配不都有這個趨勢嗎?
這些問題,每天沉浸在網絡世界的人,會沒有聽人說過嗎?
聽人說過,可那又怎么樣呢?不是照樣每天重復著同樣的日子嗎?
每天都會在地鐵口看到廣告詞:這個世界才殘酷的懲罰不改變的人。
起初見它,覺得是恐嚇。現在見它,覺得是真理。只有生產,才能改變已有的固化。只有輸入和接收就只能接受現狀。
這便是我開始寫作的目的之二:學會生產和改變,才不會被世界懲罰。
或許這篇文章思考不夠完善,邏輯不夠縝密,但這正是我現在想開始寫作的原因,寫出來再去審視一下也許能夠發現有想的不對的地方。
開始寫作之后你會發現每天拷問靈魂的三大難題不再是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而變成了今天寫什么,明天寫什么,后天寫什么。也是一種樂趣。
無戒寫作訓練營第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