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了一個實驗,有一個實驗室以每小時15美元的價格將各個年齡各個階層的實驗者獨自關在一個小房間里,房間里只有一張床,三餐會定時通過一個小窗口發放。
實驗結果是,獲得最高獎勵的人,堅持了7天,放棄后出來時性格大變,活潑開朗熱情。
這個實驗所要證明的是,人乃群居動物,無法獨自生活。
一個人前行會走的很快,但是兩個人前行一定會走的很遠。
我們每一個人的世界里,都需要伙伴,需要陪伴。
在眾多班主任各科老師的口頭禪中,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類似這樣幾句話:再努力一點,等你們考上一個好大學就輕松了!再努力一點,等你們考研成功了就輕松了!再努力一點,等你們找到一份好工作就輕松了!
然而,在中考脫穎而出的孩子們發現,到了一所好高中,還有更多更優秀的人。
在高考中脫穎而出的少年們發現,清華里的大神比比皆是。
你后來會發現,其實不管你走到哪里,都不會是最優秀的那一個。
總有人比你的家室更好,總有人比你更有才能,總有人比你更加努力。
有時候走在繁華的街道上都感覺自己會被人群淹沒,然后開始做許多的事情來增加自己的存在感。
不斷的刷新著朋友圈,生怕自己錯過一絲一毫。
沉迷于電腦另一端的理解和關心。
哪怕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在直播上游戲上一擲千金,仿佛是土豪一般得到大家不一樣的目光。
可是,做這樣一些事情,真的就能有存在感了嗎?
或許開始,還有愛你的人會勸說你,這樣日夜顛倒的沉迷網絡是不對的。
你卻驕傲的說了上文的實驗,說人是群居動物,你這樣做只是按照自然規律在生活。
你開始離真實的生活越來越遠,你變得更加孤獨,更加沉默,更加空虛。
你更加脫離不了虛擬的世界,只有在那里,你能肆無忌憚能大放厥詞,能引起別人的注意。
你說的都沒錯,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你離不開伙伴。
可是,你的做法不屬于此范疇。
網絡上的片段性并非長情,那些感情都脆弱到今天給你掌聲明天就能毫不猶豫的將你推下懸崖。
你在虛擬世界里所渴望的存在感,十分短暫。
其實,你思故我在。
有人在想念你,那么,你便存在于他人的心中。
你所表現出來的,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努力的奮斗的你,讓人深深地震撼并且記住,那么,你便存在于他人的心中。
若你和那些沉迷于網絡的人無甚差別,若你只知道不斷的在朋友圈里刷新他人的生活一角,那么,他人憑什么記住你?
少年,你本可以找到你自己,做你自己。
少年,你本可以勇敢踏進生活,努力拼搏。
少年,你本可以放下虛無的那些,過屬于你自己的生活。
你思故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