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孔明定計捉張任
? ? ? ? ? 楊阜借兵破馬超
卻說張飛向嚴顏問計,嚴顏說:“從這里出發直達雒城,把守關隘的將領都屬于老夫我管轄范圍。我現在感念將軍之恩,沒有什么可以回報,我愿意作為前部,所到之處全都能召喚出來歸降。”張飛稱謝不已,馬上拜嚴顏為前部,張飛領軍隨后。所到之處都是嚴顏管轄,果然都召喚出來歸降。有個別遲疑不決的,嚴顏就說:“我都已經歸降,何況你們呢?”一路上望風歸順,沒有再廝殺一場。
卻說諸葛亮已經把起程日期報告給劉備,決定會師于雒城。劉備和眾官員商議:“現在諸葛軍師和翼德將軍分兩路攻取西川,會師于雒城,然后一起殺奔成都。水陸舟車已在七月二十日起程,這時馬上就要趕到,我們現在可以主動進軍了。”黃忠說:“張任每天前來搦戰,看到城中不出戰,他們軍士已經十分懈怠,不做任何準備,今天夜間我們就分兵劫寨,強過白天和他們廝殺。”劉備采納黃忠之計,命令黃忠領兵攻取左路,魏延領兵攻取右路,自己率軍直取中路。
當夜二更,三路軍馬一起殺出城去,張任果然沒有任何準備。劉備軍馬殺入大寨后放起火來,一時間烈焰騰空,川軍四處奔走。劉備乘勢連夜追趕到雒城城下,城中兵接應張任入城,劉備在中路扎下大寨。
第二天,劉備繼續領兵攻打雒城,張任這時卻是按兵不動。攻到第四天頭上,劉備親率一支軍馬攻打西門,命令黃忠和魏延在東門攻打,留下南門北門放川軍逃走。原來這雒城南門一帶都是山路,北門有涪水阻隔,所以不作圍困。張任看到劉備在西門騎馬往來,指揮攻城,從辰時打到未時,人馬漸漸疲憊。
張任命令吳蘭、雷銅兩將領兵出北門,轉到東門,敵住黃忠、魏延,自己帶領軍兵殺出南門,轉到西門單獨迎擊劉備。城中民兵也都上城,擂鼓吶喊。卻說劉備看到紅日西墜,就命令軍兵后退。軍兵正要回身時,城上一片喊殺聲起,南門中有支軍馬殺出。張任直沖中軍來捉劉備,劉備軍中頓時大亂。黃忠、魏延又被吳蘭、雷銅敵住,兩下不能相顧。劉備敵不住張任,就撥馬奔山僻小路逃走。張任從背后追來,看看就要趕上。劉備只是獨自一人一馬,張任帶領數名騎兵趕來。
劉備正朝前玩命加鞭奔逃,忽然山路上一支軍馬沖來。劉備在馬上叫苦道:“前有伏兵,后有追兵,這是天亡我之時!”只見來軍當頭一員大將,正是張飛。原來張飛和嚴顏正從那條路上趕來,望見前面塵埃四起,知道是自己人正在和川軍交戰。張飛當先而來,正撞著張任,交馬戰不到十多個回合,背后嚴顏領兵殺來,張任退兵回城,張飛直趕到城下。張任退入城中后拽起吊橋。
張飛參見劉備笑道:“軍師溯江而來,卻還沒有趕到,反而被我奪了頭功。”劉備奇怪地問:“山路險阻,怎么能會沒有軍兵阻擋,你是怎樣長驅大進,先趕到這里的?”張飛說:“在路上有關隘四十五處,都是因為老將嚴顏立功,過關沒有花費分毫之力。”于是把義釋嚴顏的事情從頭到尾說了一遍,引薦嚴顏見過劉備。
劉備道謝說:“如果不是老將軍幫助,我的三弟怎么能夠來到這里?”立即脫下身上的黃金鎖子甲賜給嚴顏,嚴顏當即拜謝。正要安排宴飲,忽然探馬報告說:“黃忠、魏延和川將吳蘭、雷銅交鋒,城中吳懿、劉璝又領兵助戰,兩下夾攻。我軍抵敵不住,黃忠、魏延兩將敗陣奔正東方向去了。”張飛聽到后,便請令劉備分兵兩路前去救援。
于是張飛在左,劉備在右,殺奔前去。吳懿、劉璝聽到后面喊殺聲起,慌忙退入城中。吳蘭、雷銅只顧領兵追趕黃忠、魏延,卻被劉備、張飛截住了退路。黃忠、魏延又回馬來攻。吳蘭、雷銅料定抵敵不住,只好帶領本部軍馬投降,劉備收兵后就在城邊扎下大寨。
卻說張任失了兩將,心中十分憂慮。吳懿、劉璝說:“形勢已十分危急,如果我們不決一死戰,怎么能夠退得了敵兵?我們一面派人到成都向主公告急,一面用計破敵。”張任說:“我明天帶領一支軍馬搦戰,詐敗后轉向城北,你們再率領一支軍馬沖出,截斷他們的退路,這樣穩操勝劵。”吳懿說:“劉將軍幫助公子守衛城池,我領兵出城助戰。”計議已定。
第二天,張任帶領著數千人馬,搖旗吶喊出城罵戰。張飛上馬迎戰,也不搭話和張任交鋒。戰了不到十多個回合,張任詐敗繞城而退,張飛全力追趕。吳懿帶領一支軍馬截住,張任領軍殺回,把張飛圍在核心,進退不能。正在危急時刻,只見一支軍馬從江邊殺出,當先一員大將挺槍躍馬,和吳懿交鋒只一合就生擒吳懿,戰退敵軍后救出張飛。張飛看到趕來的正是趙云,張飛忙問:“咱們軍師在哪里?”趙云說:“軍師已經趕到,這時應該和主公見過了。”兩將生擒吳懿回到寨中,張任退入東門中去了。
張飛和趙云回到寨中見過諸葛亮,張飛參拜軍師。諸葛亮驚問道:“三將軍走陸路怎么會先趕到的?”劉備說了張飛義釋嚴顏的經過。諸葛亮祝賀道:“張將軍能用謀是主公的洪福。”
趙云押解著吳懿來見劉備。劉備問:“你肯歸降嗎?”吳懿說:“我既然被捉拿,哪里還會不知趣不降的道理?”劉備大喜,親自解開綁繩。諸葛亮問:“城中有幾名將領守城?”吳懿說:“有劉璋的兒子劉循,輔助的將軍是劉璝和張任。劉璝沒有多大本事,張任是蜀郡人,很有膽略,不能輕敵。”諸葛亮說:“那我們就先捉了張任,然后攻取雒城。”問吳懿:“城東這座橋叫什么名字?”吳懿說:“金雁橋。”
諸葛亮乘馬來到橋邊,繞河看了一圈后回到寨中,喚黃忠、魏延聽令說:“離金雁橋南五六里,兩岸都是蘆葦蒹葭,可以埋伏下來。魏延帶領一千名槍手埋伏在左側,單戳那馬上將軍。黃忠帶領一千名刀手埋伏在右側,單砍那坐下戰馬。殺散他們軍兵后,張任肯定奔東山小路前來。張將軍你帶領一千名軍兵埋伏在那里擒拿張任。”又命令趙云埋伏在金雁橋北:“等我引誘張任過橋后,你便將橋拆斷,然后領兵在橋北,讓張任不敢朝北奔逃,逼他退向南方,好中了我們的埋伏。”調遣已定,諸葛亮親自到陣前去誘敵。
卻說劉璋接到告急文書后,又命令卓鷹、張翼兩將趕到雒城助戰。張任讓張翼和劉璝守城,自己和卓膺為前后二隊,張任作為前隊,卓膺作為后隊,出城退敵。
諸葛亮帶領一隊不齊整的軍兵,殺過金雁橋和張任對陣。諸葛亮乘坐四輪車,羽扇綸巾而出,兩邊一百多名騎兵前后簇擁。他用大扇遙指張任說:“曹操百萬之眾聽說了我的名字后都望風而逃。你是什么人,敢不早早投降?”張任看到諸葛亮軍兵不齊,就在馬上冷笑道:“人們都說諸葛亮用兵如神,原來有名無實!”就把槍一招,大小軍校一起沖殺上去。諸葛亮急忙丟棄了四輪車,上馬退走過橋,張任從背后緊緊追來。
過了金雁橋后,張任看到劉備軍兵在左,嚴顏軍兵在右,一起沖殺過來。張任知道中計,急忙回軍時,橋已拆斷了,想奔北方敗退,只見趙云帶領一支軍馬隔岸擺開,于是只好往南繞河而退。行不到五七里,來到蘆葦叢雜的地方。魏延一支軍馬從蘆葦中忽然沖出,都用長槍亂戳。黃忠另一支軍馬埋伏在蘆葦從里,專門用長刀只剁馬蹄。馬軍都被放倒活捉了去,后面步軍全都四散逃命。
張任帶領著數十多名騎兵朝山上小路奔逃,正好撞著張飛。張任正要退走,張飛大喝一聲,眾軍兵齊上前把張任活捉了。原來卓膺看到張任中計,早已經投降了。大家一起回到大寨,劉備重賞了卓膺。
張飛押解著張任來到,諸葛亮坐在大帳之中。劉備對張任說:“蜀中諸將望風而降,你為什么不早早投降?”張任瞪眼大叫:“忠臣怎肯會侍二主?”劉備說:“你不識天時,歸降立即免死,我不計較你殺龐軍師之罪。”張任說:“我就是今天便降了,以后也不投降!我只求速死!”劉備不忍心殺張任,張任卻是罵聲不絕,諸葛亮命人斬殺以全其名。后人有詩贊曰:
“烈士豈甘從二主,張君忠勇死猶生。高明正似天邊月,夜夜流光照雒城。”
劉備感嘆不已,命人收殮張任的尸體,埋葬在金雁橋側,以表彰他的忠誠。第二天,劉備命令嚴顏、吳懿等一班蜀中降將為前部直到雒城,大叫道:“早早開門受降,免得滿城生靈受苦!”劉璝在城上大罵。嚴顏正要取箭射他,忽然看到城頭上一將,拔劍砍翻了劉璝后開門投降。劉備軍馬進入雒城,劉循打開西門逃回成都去了。殺劉璝的是武陽人張翼。劉備出榜安民。
劉備取得了雒城后重賞眾將。諸葛亮說:“雒城已破,成都就在眼前。現在我最擔心的是四外州郡不安定,可命令張翼、吳懿和趙云前去撫慰外水江陽、犍(音qián,前)為等各處所屬州郡,命令嚴顏、卓膺和張飛前去撫慰巴西德陽所屬州郡,就地委任官吏治理,完成后立即率軍回成都會師。”張飛和趙云領命各自去了。
諸葛亮問:“前面還有什么關隘?”蜀中降將說:“前面只有綿竹有重兵防御。如果取得綿竹,成都唾手可得。”諸葛亮便商議進兵。法正說:“雒城既然攻破,蜀中已經岌岌可危。主公想要用仁義服眾,那就暫時不要進兵。我寫一封書信給劉璋,陳說利害,劉璋自然歸降。”諸葛亮說:“孝直說得很有道理。”便讓法正寫好書信,派人送往成都。
卻說劉循逃回去見到父親,說雒城已經失陷,劉璋慌忙聚集眾官員商議對策。從事鄭度獻計說:“現在劉備雖然攻城奪地,但總體上軍兵不是很多,人心也沒有歸附。我聽說他們經常用野谷作軍糧,軍兵沒有輜重。我建議驅趕巴西的百姓遷往涪水關以西,所有的糧食物資全部燒光,深溝高壘,堅壁清野以等待時機,不允許任何人前去迎戰。他們長期沒有物資供應,不出一百天必定退走。那時我們再乘虛出擊,劉備可擒。”劉璋說:“這個計策不可行。我只聽說過拒敵安民的,從來沒有聽說過遷徙百姓來迎敵的,這不是保全之計。”正商議間,有人報告有法正書信送到。
劉璋喚入來使呈上書信,劉璋拆開觀看。信中說:“前番蒙主公派我前去結好劉備,不想主公一直猶豫不定,導致現在這種局面。現在劉備眷念舊情,不忘族誼。主公如果能夠幡然醒悟歸順,定然不會虧待于您。望三思而后行。”
劉璋看完大怒,撕毀書信大罵道:“法正是賣主求榮、忘恩背義之賊!”驅逐使者出城。立即派遣自己的妻弟費觀領兵前去守衛綿竹。費觀保舉南陽人姓李名嚴,字正方,一同領兵前往。
費觀、李嚴點起三萬軍兵去守衛綿竹。益州太守董和,字幼宰,是南郡枝江人,上書給劉璋,請求前往漢中借兵。劉璋說:“張魯和我有世仇,怎么肯出手相救?”董和說:“張魯雖然和我們有仇,但劉備軍兵已到雒城,蜀中形勢危急。唇亡則齒寒,如果把利害說明白,他必定肯聽從。”劉璋沒有其他辦法,有病亂投醫,就寫下一封書信,派遣使者趕赴漢中。
卻說馬超自從兵敗進入羌地后兩年時間里,一直在結好羌兵,攻取隴西州郡。所到之處全都歸降,只有冀城攻打不下。冀城刺史韋康多次派人向夏侯淵求救。夏侯淵沒有曹操的命令,不敢輕易動兵。韋康看到救兵不來,就和眾人商議說:“咱們不如投降了馬超。”參軍楊阜哭著勸諫說:“馬超等人是叛君之徒,怎么能歸降他們呢?”韋康說:“形勢到了現在這個地步,不投降又能怎樣?”楊阜苦苦相勸,韋康不聽。
韋康大開城門投降馬超。馬超大怒道:“你現在才肯投降,原來干什么去了,不是出于真心!”馬超下令將韋康一家四十多口全部斬殺,不留一人。有人說楊阜曾經勸韋康不要投降,要一并斬首。馬超卻說:“這人守義,不能斬殺。”任用楊阜為參軍。楊阜推薦梁寬、趙衢兩人,馬超都起用為軍官。
楊阜報告馬超說:自己的妻子死在臨洮,請求請假兩月,回去安葬妻子后便回,馬超當即批準。楊阜經過歷城時去見撫彝將軍姜敘。姜敘的母親是楊阜的姑姑,楊阜和姜敘是姑表兄弟,這時已經八十二歲。
這天,楊阜到姜敘內宅拜見姑姑,哭著說:“我守城不能自保,主公身亡不能去死,因羞愧沒有面目再見姑姑。馬超叛君妄殺郡守,一州士民沒有人不切齒痛恨的。現在表兄弟坐鎮歷城,竟然沒有討賊之心,這難道符合人臣之理嗎?”說完后淚流出血。
姜敘的老母聽說后,召喚姜敘進入,責備他說:“韋使君遇害,也是你的罪過。”又回頭對楊阜說:“你既然投降了人家,已經食其俸祿,為什么又生出心來去討伐?”楊阜說:“我之所以暫時服從賊寇,就是想留下性命替主公報仇。”姜敘說:“馬超超級英勇,很難圖謀。”楊阜說:“他是有勇無謀之輩,很容易圖謀。我已經暗中約下梁寬、趙衢等人。表兄如果肯興兵,兩人必定作為內應。”
姜敘的老母親說:“你不早早圖謀,還要等到什么時候。人固有一死,為忠義而死,死得其所。你們不要因我掛念。如果你不聽你表弟的話,我這就先死,以斷絕你的掛念。”
姜敘和統兵校尉尹奉、趙昂商議。原來趙昂的兒子趙月正跟隨馬超擔任偏將。趙昂當天就答應下來,回家見到妻子王氏說:“我今天和姜敘、楊阜、尹奉等一起商議,想要報韋康之仇。可是咱們兒子趙月現在跟隨馬超,如果我們興兵,馬超肯定會先殺害我們的兒子,這事怎么辦?”趙昂的妻子厲聲說:“雪君父之大恥,雖然喪身也在所不惜,更何況是一個兒子!你如果想顧及兒子而不行動,我這就先去死!”趙昂于是決心已下,第二天一同起兵。
姜敘、楊阜屯駐歷城,尹奉、趙昂屯駐祁山。王氏將自己的首飾資帛全部變賣,親自到祁山軍營中慰問軍士。馬超聽說姜敘、楊阜會合尹奉、趙昂興兵后大怒,立即將趙月斬殺,命令龐德、馬岱盡起所部軍馬,殺奔歷城而來,姜敘、楊阜領兵出城迎敵。
兩陣對圓處,楊阜、姜敘身穿白袍殺出,大罵道:“你這叛君無義之賊!”馬超大怒,沖將過來,兩軍混戰一場。姜敘、楊卓怎能抵敵得了馬超,大敗而退,馬超驅兵趕來。背后喊殺聲起處,尹奉、趙昂領兵殺來。馬超急忙返回時,卻被兩下夾攻,首尾不能相顧。正爭斗間,斜刺里大隊軍馬殺來。原來是夏侯淵得了曹操軍令,正領軍馬來攻打馬超。馬超再能打,也抵擋不了三路軍馬,大敗退回。
馬超走了一夜,天明來到得翼城叫門,城上亂箭齊射。梁寬、趙衢立在城上,大罵馬超,將馬超妻子的楊氏從城上一刀砍了,撇下尸首,又把馬超的幼子三人和親戚十多口,都從城上一刀一個剁將下去。馬超氣噎塞胸,幾乎墜落馬下。背后夏侯淵領兵追趕。馬超看到大勢不好,也不敢戀戰,就和龐德、馬岱殺開一條血路退走。前面又撞見姜敘、楊阜,殺了一陣沖了過去,又撞著尹奉、趙昂,又是殺了一陣。馬超身后只稀稀拉拉剩下五六十名騎兵跟隨奔逃。
走到四更前后,來到歷城城下,守門的只認為是姜敘軍兵返回,大開城門接入。馬超從城南門殺起,洗劫城中百姓。到了姜敘住宅后抓出其老母。老母全無半點懼色,手指馬超大罵。馬超大怒,取劍斬殺,尹奉、趙昂的全家老幼也全都被馬超所殺,趙昂的妻子王氏因為還在軍中,幸免于難。
第二天,夏侯淵大軍殺到,馬超棄城殺出,望西奔逃。行不到二十里,前面一支軍馬擺開,為首的正是楊阜。馬超切齒痛恨,拍馬挺槍直刺。楊阜宗族兄弟七人一起前來助戰。馬岱和龐德抵擋住后軍,楊阜的兄弟七人都被馬超殺死。楊阜身中五槍,仍然拼死抵抗。后面夏侯淵大軍趕來,馬超敗走。這時的馬超只有龐德、馬岱和五六名騎兵跟隨,真是狼狽已極。
夏侯淵出榜安撫隴西諸州人民,命令姜敘等人各自分兵把守,用車載著楊阜趕赴許昌去見曹操,曹操加封楊阜為關內侯。楊阜推辭說:“我沒有捍難之功,也沒有死難之節,按照法令當誅,有什么顏面被封官?”曹操更加欣賞楊阜,最后還賜給他爵位。
卻說馬超和龐德、馬岱商議后感覺走投無路,只好前往漢中投奔張魯。張魯大喜,以為得到馬超,向西就可以吞并益州,向東也可以拒敵曹操,于是想把馬超招為女婿。大將楊柏勸阻說:“馬超的妻子子女慘遭橫禍,這里面也有馬超的責任。主公怎么能夠再把女兒給他?”張魯聽從楊柏的話后,打消了招馬超為婿的想法。
有人把楊柏的話告訴了馬超,馬超大怒,有殺楊柏之意。楊柏知道后就和哥哥楊松商議,也有了圖謀馬超之心。這時正值劉璋派使者向張魯求救,張魯堅決不答應。
忽然報告劉璋又派黃權來到。黃權先去見楊松說:“東西兩川實際上是唇齒關系。西川如果被攻破,東川也難保全。現在如果肯出兵相救,我們會把二十州的地方作為酬謝。”
楊松大喜,立即領著黃權去見張魯,說了唇齒利害,許諾用二十州酬謝。張魯貪圖其利,想要答應。巴西人閻圃勸諫:“劉璋和主公有世仇,現在因為事情緊急才來求救,他只是詐許割地,不能聽從。”忽然臺階下一人上前說道:“我雖然才干不濟,愿意領一旅之師生擒劉備,務必讓劉璋割讓地盤。”
正是:方看真主來西蜀,又見精兵出漢中。未知其人是誰,且看下文分解。
黃其軍
? ? ? ? 作于2018年9月8日(古歷七月廿九)
? ? ? 文中照片來源于網絡,對作者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的感謝!
近期同類文章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