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蘇格拉底說過,所謂教育就是把一個人的內(nèi)心真正引導出來,幫助他成為自己的樣子。更多資訊關(guān)注我。
我們都知道孩子內(nèi)心力量的增長是通過鼓勵激發(fā)出來的,也知道鼓勵是教育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手段。
只是,很多家長常常會把“表揚”和“鼓勵”混為一談,認為這二者都是激勵人積極向上不斷前進的精神動力。
我們可以先看下面這三個故事:
1、有位家長在嬌媽交流群上訴苦說孩子受挫力很差,和同學們下棋,輸了就得哭,同學們都不愿意跟他下棋了。在家玩拼圖,拼不出來就覺得很委屈甚至大哭。這位家長說一直很注重表揚教育,一直很肯定他,哪怕有些事完成得并不理想,也會表揚他,不會打擊他。
2、見識過一位媽媽,這位媽媽真是把表揚運用到“極致”,孩子認真讀完一本書,她贊“寶寶真棒!”;孩子自己用玩具搭成一座城堡,她贊“寶寶好聰明!”;孩子自己吃干凈碗里的飯菜,她贊“寶寶真乖!”;就連孩子自己上個廁所,都贊:“寶寶好厲害。”只是,她的孩子有些膽小,也缺乏自信。
3、某位從小被父母夸獎長大的年輕人畢業(yè)后一直沒工作,同班同學都找到工作了,就他一直高不成低不就地混著日子?;炝硕嗄辏改附K于按捺不住,問他為什么不找家公司從基層做起,學習下?他反問:“什么叫基層?做銷售?做跑腿?在你眼里你兒子就這么沒出息?我是靠腦子吃飯的,不是靠勞力吃飯的?!?br>
他父母愣是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以上三個故事,都與夸獎表揚有關(guān),只是故事中孩子的成長軌道并無如家長所愿,很明顯,孩子都被“贊壞”了。
中國很多家長并不懂如何表揚孩子或鼓勵孩子,大都落入“過度表揚”或“不當表揚”的誤區(qū),把愛的教育誤當成毫無分寸的表揚,所以才讓孩子在泛濫的夸獎下,失去了抵抗不完美的能力。
希望父母能理解,我們不能為了表揚孩子就“睜著眼睛說瞎話”,這會帶來幾個結(jié)果:
一.孩子心知肚明,你是騙他、哄他的,他由此也就順著學會了說瞎話來哄人;
二.過度表揚讓孩子不清楚自己的位置,自我膨脹,不能應付沒有表揚時的失敗挫折;
三.當孩子確實不具備該項能力時,因為我們的表揚,他害怕讓父母失望,失去父母的愛,因此可能會焦慮難安,更受挫折。
表揚就像糖果,太多或太盲目地使用,可能令孩子容易上癮,容易趨向取悅他人,使孩子對“自我價值”的深刻認識和創(chuàng)造出現(xiàn)偏差。
02
我們?yōu)槭裁幢頁P孩子?無非是想讓孩子得到鼓勵,獲得自信、勇氣和進步。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他們需要自己走過漫長的努力期,這時候家長的鼓勵起到很大的作用。就像是一針強心針和安慰劑,讓他們感覺到自己在這條努力的道路上并不孤單。
有人說,對啊,所以我贊揚孩子給予鼓勵??!
事實上,表揚≠鼓勵。
有這樣一個真實故事:
一位母親,參加幼兒園家長會時,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癥,在板凳上三分鐘都坐不了?!彼沁@樣鼓勵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xiàn)在能坐三分鐘了。別的家長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蹦翘焱砩?,她兒子破天荒地吃了兩碗米飯,并且沒讓她喂。
參加小學家長會時,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shù)學考試,你兒子排第49名。我懷疑他智力有些障礙,您最好能帶他去醫(yī)院查一查。”她是這樣鼓勵兒子:“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了,你并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成績一定會超過很多同學?!眱鹤勇犃撕?,暗淡的眼神一下子亮了起來。第二天上學,兒子比平時都要早。
參加初中家長會時,老師說說:“按你兒子現(xiàn)在的成績,考重點中學有點危險?!彼沁@樣鼓勵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考上重點中學沒問題?!?br>
他兒子被名牌大學錄取后,深情地跟媽媽說:“媽媽,我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是您的鼓勵讓我有了今天……”
從心理學來看,鼓勵首先是一種尊重,尊重孩子有權(quán)利選擇自己的認識和行動。
其次,是一種信任,相信孩子有能力去認知和行動。
第三又是一種放手,承認孩子有辦法去認識和行動。這是培養(yǎng)孩子自我認知的最重要原則,因為這三點是孩子自我價值的來源。
03
斯坦福大學著名發(fā)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在過去的10年里,和她的團隊都在研究表揚對孩子的影響。
他們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學生做了長期的研究,這項研究結(jié)果令學術(shù)界震驚。
德韋克通過三輪不同形式的測試,得出的結(jié)果,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原來鼓勵,即夸獎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
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反之,表揚,即夸獎孩子聰明,就等于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br>
在后面對孩子們的追蹤訪談中,德韋克發(fā)現(xiàn),那些被表揚過聰明,認為天賦是成功關(guān)鍵的孩子,不自覺地看輕努力的重要性。這些孩子會這樣推理:我很聰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們甚至認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認自己不夠聰明。有些表揚反而是害了孩子。
所以,鼓勵式的表揚才是教育的根本原則和方法,我們應該堅持運用這個方法。
承認孩子的每一份努力和進步,對他們會取得最終勝利表現(xiàn)出信心,關(guān)注孩子在朝著目標邁進的過程中取得的進步,而非失誤,這就是鼓勵的本質(zhì)所在!
它是孩子做的不夠好時,我們輕聲并堅定的那句:“你很努力,也已進步很多了?!?br>
它是孩子在幫忙做家務后,我們真誠地感激:“謝謝你的幫助,媽媽很開心!”
它是孩子取得成績后,我們由衷的認可:“這個分數(shù)反映了你最近辛勤的努力,我感到很驕傲!”
它或許僅僅是一句對孩子自我評價的引導:“你對你的成果感覺怎么樣?我相信你還可以做得更好!”
這樣的鼓勵是單純的表達,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與欣賞,也只有這樣的鼓勵才能促使孩子內(nèi)心力量的增長。
04
而表揚孩子時,怎么做才可以達到鼓勵的效果?我們總結(jié)了這些小技巧:
1.客觀描述孩子值得鼓勵的行為和成果;
2.不要拿孩子跟別人作比較;
3.關(guān)注并說出孩子的感覺;
4.指出孩子的小進步。
比如孩子培養(yǎng)孩子的畫畫興趣,很多父母在孩子完成一幅畫后,可能只是一句贊美的話帶過:“嗯,寶貝真棒,這幅畫畫得真好!”
其實這樣的表揚,并不能充分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
我們應該給表揚賦予鼓勵的力量,比如這樣表揚孩子的畫畫::“嗯,這幅畫畫得真好!我尤其喜歡這棵大樹,你看,葉子畫得多好啊,我都能感覺到它們在風中搖曳的樣子!我也喜歡你的用色……”
又比如,孩子最近很聽話,變得有禮又可愛,父母想肯定孩子最近的表現(xiàn),很多父母可能只會說:“ 孩子,最近你表現(xiàn)得很不錯,要繼續(xù)努力哦!”
這樣的話對孩子來說,也就敷衍而已,并無鼓勵作用。
如果我們這樣肯定孩子的表現(xiàn):“那天去學校接你時,聽見你和同學說話,我覺得很驕傲,因為我聽見你真誠問候同學生病的媽媽,那時就覺得我的寶貝長大了,有禮貌又有愛心,將來一定是個能幫助別人的人。”
這樣的表揚價值不僅表現(xiàn)在認知和行為上,也表現(xiàn)在兒童道德觀的形成上。
所以,每次要表揚孩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盡量說出他值得表揚的細節(jié),也要盡可能多地描述自己因為他的這些優(yōu)點而感受到的快樂和驕傲。
這樣鼓勵式的表揚,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真誠和增強自信,孩子也會因此知道父母的價值觀,以及父母希望他能做到什么。
至于這種表揚給孩子帶來的好處,相信不需要我再贅述,當用心實踐后,一定都能明白。
我只強調(diào)一點,每個孩子終其一生都或多或少在尋求父母的認同,而這種對父母認同的渴望,在孩子五六歲時就開始發(fā)展得尤為明顯,所以一定要在這個時候就盡量滿足他們。
對孩子最大的鼓勵,是父母直接給予的肯定,這樣的表揚是屬于彼此之間最強韌而私密的聯(lián)系,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都能深深地烙印在孩子的心底.因為在他羽翼尚未豐滿前,這個世界是父母幫他撐起的,等他翱翔的那一天,他也只會并且最在乎父母是否為他感到驕傲。
05
時代在發(fā)展,社會環(huán)境在變化,競爭環(huán)境也在迭代,這意味著家長們的教育理念也需要不斷進化。
自從親子教育專家鼓勵父母要多表揚孩子以后,向來不會表揚孩子的中國父母,受教之余,為了彌補自己曾經(jīng)的缺憾,有些時候又變得過度表揚,浮濫的表揚反而成為孩子不敢嘗試、裹足不前的絆腳石。
我們一定要知道孩子的自信和自我價值不是取決于成人的觀點,而是基于他們自己的勝任感,效能感和成就感。
表揚必須是要有度,且是為鼓勵做鋪墊,并要“言之有物”,也就是要表揚“到位”,我們不需要為表揚而表揚。
因為對孩子性格成長最有幫助的往往是建立自信,而如何讓他們有堅強的自我認知,從而自信滿滿?只有鼓勵才是最有效的。
“正面管教”創(chuàng)始人之一,德雷克斯說過,一個行為不當?shù)暮⒆樱且粋€沒有受到鼓勵的孩子。受到鼓勵越多的孩子,行為和性格會越好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