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蝦戰爭
群居的動物有個習性,拿就是動物也粉社會階層和等級。
第一階段:兩只龍蝦見面后能從對方的化學物質里解讀出對方信息,這是談判階段,它有可能不戰而退。
第二階段:如果兩只龍蝦勢均力敵,會通過反復幾輪的揮舞儲蓄和鉗子的拉鋸戰較量后,由膽小的先下場。
第三階段:開始真正的打斗,龍蝦會用大鉗子扭打起來,試圖把對方掀翻,被掀翻的退出戰斗。
第四階段:如果誰都沒有把誰掀翻,仍持續戰斗,此時風險就很高,雙方都可能受傷或喪命。這個階段龍蝦會攻擊對方的脆弱部位,勢必將對手戰敗。
而被戰敗后的龍蝦,不論之前它多么勇猛過,接下來都會喪失斗志,甚至碰到曾經的對手也不敢再與之起沖突。一次戰斗失敗會讓一只龍蝦信心全無,并且可能持續很久。而戰勝的龍蝦,只要擺動自己的觸須,做出點威脅,就可以讓曾經的對手倉皇而逃,接受卑微的地位,而處于權力金字塔最頂端的龍蝦,衣食無憂,耀武揚威。
生物學家發現,這是兩種神經遞質決定的,一種叫血清素,一種叫章魚胺。
勝利會讓龍蝦擁有更多血清素和更少章魚胺,激素作用導致龍蝦表現的趾高氣揚,遇到挑戰不退縮,血清素高還會讓龍蝦把身體張開,顯得特別高大。而戰敗的龍蝦相反,血清素非常低,章魚胺非常高,身體蜷縮,遇到外界的刺激就像驚弓之鳥躲起來。
龍蝦由3.5億年的歷史,這說明人類社會的特點并不是人類文明由了之后才建立的這套社會運行規則,我們只是繼承了更早的動物身上的生存方式而已。
但是這個過程是可逆的,生物學家發現,如果一只戰敗的龍蝦,突然重新獲得血清素的話,它就會再次展現出自信,再次把身體伸展開,再次充滿了攻擊性。它很可能再次去挑戰之前打敗它的那個龍蝦,并且這次,它會比上一次戰斗更持久、更努力,扳回一局的可能性也更大。
對人類來說,面臨多次失敗,甚至認定自己時個失敗者時,如果任由激素去控制自己,那就智能處于被支配的地位,被支配的人生是很難幸福的。增加血清素的辦法如作息規律、改善睡眠、按時吃早飯、不酗酒等都會提高血清素水平,讓一個人變得重新有攻擊性,愿意面對挑戰。
而釋放自己的攻擊性也是好辦法,尤其釋放自己的攻擊性,不壓抑自己的憤怒。因為憤怒時攻擊性的前提,攻擊性時競爭的動力源泉,過分壓抑憤怒其實容易讓自己變得抑郁、害怕受到攻擊,變成那只承認失敗接受卑微的龍蝦。適當的憤怒更容易激發起體內的血清素,更自信的迎接生活的挑戰。
結合一下今天的一個觀點:防止生活脫軌,你該有最少3個以上不同的支點。
如果只有一個,或家庭或事業或婚姻,但凡一旦出現不可控事件時,你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失落和無助,因為你沒有了精神支柱,因為它是你生活的全部,越是集中于其中一面,你的脆弱風險就越大,越容易受它擊潰。
這點也是與《反脆弱》的越單一越脆弱的道理是互相暗合的。
疫情仍未褪去,越是這種特殊時期,我認為我們越需要一定的政治覺悟,而并非放任自己的主觀意識或追隨輿論。
晚安,2020的元宵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