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對執行力的理解是能夠堅持做一件事就是執行力強的人,堅持多久沒有定義。對比老師說的執行力是指一個人是否清楚地知道怎么一步一步做下去。而且那副圖也說明只有持續才能搞定,反過來講想要搞定只有持續。
以前自己最多持續做一件事的時間是140天,最后也沒搞定,現在持續用英語180多天,雖然沒有搞定但是還在持續學習中沒有放棄,顯然現在的執行力提高了許多。
我和婆婆在一起生活,婆婆說話呢口氣不是很好,基本她說的口氣重的時候,我的黑馬就控制不了要反擊,當然情緒也會很壞最后失去理智吵過一架,后來吸取教訓,婆婆再說比較沖的話,黑馬還是不高興,白馬也是,但是理智會告訴他倆要忍耐,因為婆婆就是那樣的性格,沒必要為此浪費注意力,我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不生氣,不發火,不說教,管理好注意力,把自己完善的更好,到時候她自然也會被影響。雖然有時候黑馬會抱怨,白馬不高興,但只要當時忍耐下來,過一會就把注意力用在別處了。
在坐享的過程中確實鍛煉了元認知,現在來自潛意識的反思越來越多,每天五分鐘坐享時間也感覺太短了,有種剛剛調整好狀態就結束了的感覺,下個月準備加時間。當然寫作,寫留言都是在鍛煉騎手的能力。
第一次聽說腦子里邪惡的閃念是大腦中沒有關聯的腦細胞突然相互關聯了一下出現的結果。以前也為這些閃念而羞愧過,現在知道了正確的認知,不會再煩惱了。
沒有認真思考過教育這個概念,以前總覺得人家告訴我我不會用就是我學不會,其實這只是教育的第一個環節,另外兩點是內化和生產,內化的過程是重復,生產的過程是應用,這么想來我每天記單詞的動作就是重復也就是內化,但是沒有生產,所以沒有很大的進步,想辦法要生產,強化重復過的技能。
沒有產出的教育,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自我教育也是一樣,你不生產實際上什么都沒有,能識字,能看書,卻什么都做不出來?
從英語上面開始,學就要重復內化,用就要不斷的用到學過的知識。
最大的收獲是更新了大腦不同的概念,有些概念沒有思考過,有些概念十分陳舊沒有升級過,而這些概念得更新改變了自己的認知,然后真的改變自己的行為,現在有持續寫作的能力,持續用英語的能力,元認知能力,都是最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