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成林里看到幾個年輕人支一張桌子搞活動。
啥活動呢?是宣傳旅游景點的活動,每個人胸前掛一個牌,牌上有個二維碼,給路過的人說掃碼送雞蛋,掃一個二維碼送六個小雞蛋,兩支圓珠筆。
我在那兒看一會,掃碼的人都是大爺大媽們,都是奔著雞蛋掃碼,一大盆雞蛋一會就送出去了。
昨天在超市又看到宣傳珠寶的,說是23號開業,掃碼關注送一個塑料盆,還有個要求是關注后發朋友圈。
無論是送雞蛋還是送塑料盆,我看他們的這種求關注目的都是商業活動,還是比較安全的。
怕就怕有很多是欺騙行為,你好心好意幫她掃碼,結果把你綁定手機的銀行卡里的錢也掃沒了,這就得不償失了。
就像有一次我好朋友發到我朋友圈里一個賣家具的促銷活動廣告,具體內容我不記得了,大概就是很夸張的一個促銷家具的活動,我看完內容,以我對好朋友的了解她是不會發這樣的廣告的。
但是,確實是好朋友發給我的,我也沒說啥,我是不會點開里面的內容的,就當沒看到算了。
可是呢,沒有過多長時間,又顯示朋友刪廣告的信息,我這才在微信上問朋友怎么樣回事啊,怎么刪了呢?
朋友很無奈的給我說了事情的經過:原來是她的一個賣家具的朋友找到她,說正在做促銷活動,讓她幫忙掃一下二維碼發個朋友圈,朋友想既然她說了,不幫也不合適,就幫她掃碼發了一個朋友圈,沒想到的是她的這個朋友不知道怎么做的手腳,竟然以群發的形式,發到我朋友每個好友的個人微信里。
結果很多人就問我朋友,發的這個促銷家具的活動是否真實,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朋友都蒙圈了,她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當她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以后,趕緊刪除,又給每一個好友打電話說明原因。
最后朋友為這事搞得焦頭爛額,煩惱透了。
本來是給朋友幫忙,卻給自己造成大麻煩,還在自己的好友里面留下不好的印象。
不過還要慶幸,沒有經濟損失。
在北京坐地鐵的人們可能會經常會遇到很多這樣的現象:一個美女,很有禮貌也很熱情的給正在低頭看手機的男男女女搭訕,說什么正在創業階段,能不能幫忙掃一下二維碼關注一下。
我真是佩服這樣的女孩心理素質極高,那么熱情的給人打招呼,得到的回應都是冷冰冰的回答或者搖頭,連十分之一的概率都沒有。
我在想這女孩干點啥不好,要做這毫無意義的無用功?
再說了也不知道你是真的為了求關注呢?還是為了別的什么目的。
當然,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新時代,每出現一個新生事物,總有它的兩面性,有利就有弊,總不能一時被蛇咬,就十年怕井繩吧,快捷的生活方式還是要用的。
比如掃碼就能聽課、掃碼支付任何訂單,甚至是買菜都可以掃碼支付,方便了不用經常想著隨身帶錢,也避免了被小偷盜走的風險。
只要我們為了安全起見,慎重掃碼還是會避免損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