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我做了一名來自農村的城市小學插班生。
小心翼翼說話,走路,獨自玩耍,從心底透露出來的自卑展現的淋漓盡致。這種不自信似乎是天生,不管在哪里,無論如何去掙扎與周圍同學之間,都存在著無法跨越的鴻溝。
于是,學會了沉默寡言。為了不讓爸媽擔心,假裝開心,假裝享受他們拼命努力帶來的新環境。只是才四年級的小孩,竟然在驕傲自信同學和只關心優等生的老師之間,嘗到這個世界帶來的小小冷漠。
我開始討厭這個學校,討厭這里的一切。
直到五年級開學的第一天,這輩子都不會忘記的日子。
踩了近四十分鐘的自行車,從城郊到城市,毫無征兆的遲到了。靠著最后的一絲力氣,在空曠的校園里狂奔,就像大雨來臨前著急躲雨的小孩,沒傘只能奔跑。
腦海早已開始幻想著無數被批評的畫面,口水橫飛,手指在眼前亂飛
“開學第一天就遲到,你這個小孩還能有什么出息,今天站著上課!”
......
“報道~”
用盡最后一口氣,那一聲連自己都聽不清,默默的低著頭等著開學第一天的批評。
“哦,來啦,快坐到自己位置上去吧,知道在哪里么?”
好溫柔的聲音,就像清晨第一縷陽光,不濃烈卻擁有穿透一切灰暗的力量。這一聲,沒有任何責備滿是柔軟,就像清晨的第一道陽光,穿透我撲通撲通跳動的小心臟。
怎么會有這么好聽的聲音。
老師在微笑,真好看~我發誓,這是我這輩子到目前為止,見過最美的畫面。
不高的個子,圓圓的小臉,躲在薄薄眼鏡后面的眼睛溫柔似水,八點的陽光披在她的身上。
跟電視劇里所有主角出現的那樣,周身都帶著光環。就這么一眼,帶走了一個小孩腦子里所有的心思。
從那一天起,開始拼命的學習,尤其是語文課,認真筆記認真寫作業,竭盡所能的讓自己變得優秀一點。
她的板書很好看,每次上課都會癡癡地看著黑板上的每一個字,看她提筆的姿勢,看她擰斷每一根新粉筆頭的習慣,常常入迷地忘了是在上課。
呆滯凝視的眼神自然會遇上她剛轉過來的目光,還是那樣的溫柔,四眼相對,然后就是微笑,點點頭示意,要動筆,我一頓慌亂。
每天最期待的還有早操,因為個子矮是整個隊伍的頭一個,這是每天可以靠近她最近的距離,就這樣面對面的站著。
知道她的注意點肯定不在我身上,趁著這會兒功夫總會偷瞄:她的手,好像很柔軟的樣子,應該是溫熱的吧;她的臉,揣摩每一個表情,今天是開心?生氣?還是有心事?
早操結束,我會特有小心思的跟小姐妹們分開走,繞道回辦公室路上,制造偶遇。這招很管用,每次她都會跟我說上幾句話,有時候還會攬過我的肩,想說悄悄話的那樣低聲喃語。
每一個這樣的時刻,都能成為開心好幾天的理由。
遇到她以后我就變了,開朗、外向、喜歡笑,每一天都過得很開心。那時候真的好喜歡她,覺得就這樣待在她身邊,好安心。直到現在回憶起來,都可以很幸福。
在一起兩年,六年級畢業就失去了聯系。她送走我們這一屆之后,就離開去了稍大的城市教書。消失的無影無蹤,越不能見越思念。于是我不止一次的安慰自己,不過是彼此生命中的匆匆過客,不必太過牽掛。
就這樣自己騙自己,過了十年。
今年8月份,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了她的聯系方式,激動得快要瘋了,守著微信的界面,傻傻的盯著,在辦公室里止不住的流淚。編輯了無數個問好的短信,寫了刪,刪了又寫,糾結了幾十分鐘,最后只發過去一句“老師,好久不見”
曾經無數次幻想過重逢的畫面,多么激動,有說不完的話要告訴她,想她念她,十年時間里,從來沒有停止過。
等真正到來的時候,慌張失措、語無倫次、縮手縮腳,就像一個膽小鬼。
我討厭失落,害怕情緒的錯覺,像個刺猬一樣充滿防備。她不記得我怎么辦?她已經不喜歡我了怎么辦?
有多在意,就有多害怕。
之后聊天的每一句短信,都是思考萬千,就像高考答卷上的每一次落筆,生怕任何一個小失誤,就會讓我重新回到下一場十年的懷念。
相見不如懷念,再見只會越陷越深。
老師,遇見你,是我此生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