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上完直播課,準備洗漱的時候看了一眼手機,007的一個姑娘加我,不知不覺聊了一個多小時。仿佛是給四五年年前的自己做了一個對話,一樣的家庭,一樣的迷茫,一樣的年紀獨自一人在上海,一樣的自卑。自己做了一個猜想,或許是時空之旅讓這樣的咨詢找到自己,看看自己之前的心境和樣子。自己的自卑是被親戚朋友打擊出來的,也是自己選擇的,慢慢開始自信是不甘心就這樣過一生,感覺那個不是自己。希望能夠活成自己期待的樣子。
生而為人,其實很不容易
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被人看不起的度量,還要有不care別人的膽量。
自己好奇心旺盛,看見喜歡的就想試一試,之前很傻,會給身邊的朋友說,給家里人說,以為會得到支持和鼓勵。但事實上更多的是打擊,家人想讓自己找份穩定的工作,不要啥折騰,踏踏實實的像大多數人一樣,按照固定的模版活著。
朋友會覺的自己異想天開,作為一個資質平平的人,還是少點不切實際的想象,接受現實世界,平凡的活著。
我知道,他們都是為我好,一度我怕我會令家人失望,我怕因為學習疏遠了朋友,我怕我成為一個不合群的人,自己的興趣,想想就好了,向往的生活,留在夢里就好。心里默默的安慰自己,人各有命,平淡健康就好了。
但平淡真的就等于安穩幸福嗎?就真的能夠換來健康嗎?不令別人失望真的就會開心嗎?
前幾天看了一個短片,就講了一個“失去自我”的女孩兒的故事。
本片是2017年的“四佳導演”Fabulous Four最優秀獎&觀眾評審獎獲獎短片,由山口直哉監督制作。
女孩艾利偶然發現,除了咧嘴微笑,自己的臉失去了其它表情。面對他人的眼光,她漸漸學會偽裝,用盡全力活成別人期望的樣子,最后卻變成一個沒有靈魂的木偶。她是一個好孩子好姑娘,她是人們心中的微笑天使完美偶像,她的微笑掩飾了自己所有的喜怒哀樂,卻在自我與他人的期待中,逐漸迷失。
痛苦之后,艾利決心做出改變,找回真正的自己,她敲碎微笑的面具,卻陷入深深的疑惑:
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自己?
接下來該換哪張臉呢?
答案其實早就不重要了,面具下面不過是另一張面具罷了。
或許只有被她掩埋的金魚還能記得她真實的情緒。
成長在人情社會,沒有人能真正做到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們總是在意別人的言論,而不敢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怕被淹沒在飛短流長之中。卻不知,其實大家都很忙的,
很少有人真正在乎你的想法和行為。大可不必活在別人的話語里。
如果得不到別人的支持和認同,就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努力提升自己,慢慢讓自己變得有話語權。
說白了,我們大多數人還是很勢力的,能力和資源才是決定話語權的重要依據,無論在哪個行業,哪個地方,一定要讓自己有不可替代的能力。
所有的源頭都是從自己開始的,如果別人輕看你,你要自己證明自己,如果別人錯怪你,時間會證明,只要你不放棄自己,你就會成為你自己期待的樣子,而不是別人解讀的樣子。
這一生,最重要的是不辜負自己。畢竟,全世界能對你負責到底的,只有你了。
最后,把Marva Collins的一句話送給自己也送給深夜聊天的你。
“我們好好樹立自己的信念?!蔽蚁嘈拍?,你能成功,自己承擔自己的責任,別再埋怨,成功與否全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