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聽了自控力lab社創始人黃教授的課《自控力的正確獲取方式》,我覺得叫習慣的原理及方案更為合適,核心習慣在我看來主要有早睡早起、打掃庭除(收納技巧)、冥想、鍛煉、讀寫輸出、情緒管理以及演講社交(社群交流),這些習慣需要一個一個養成,不可一蹴而就,特別是養成初期,不要被完美主義左右,接納先天習慣的干擾,找到替代的突破口,留下平靜美好的印象很重要。
? ? 本節課首先從人腦的生理構造,解釋了為何后天習慣的養成會容易失控,自控力的短板在哪里。
? 先天習慣主要指的是千萬年來人類經過進化選擇繼承的由遺傳基因決定習慣行為,這通常是一些動物性的行為習慣。而人的大腦決定先天習慣的部位是爬行腦和情緒腦。爬行腦,是爬行動物時期進化而成的,體現部位是腦干和小腦,它從不停止工作,主要負責呼吸、心跳、消化等本能,包含即刻反映;而情緒腦,是進化到哺乳動物時期形成的,體現部位是下丘腦、海馬體和杏仁核,這些器官掌管著人的喜怒哀樂等情緒和潛意識,使人們趨利避害,渴望沖動。情緒腦發展更為高級,它關注過去,喜歡維持原樣,能夠識別語音、語氣、語調。爬行腦和情緒腦通常是密不可分的,當你遇到危險時,心跳加速,同時也伴隨焦慮緊張就是很好的例子,它們通過千萬年的進化配合,已經非常默契,不容易打破,因而先天習慣非常執著的常常會干擾你的后天習慣,人類本身就愛分神走神,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是因為古人類在生存過程中隨時警惕出現的危險以及應對一些不可預知的新情況而進化出的大腦掃描功能。
? ? ?明日繼續筆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