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考試完,總有許多感想。考試多了,也不太愿意去討論它。一份努力,一份收獲,人人都懂的道理我想也沒必要再去重復。此時此刻,我只想談我自己。
我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我也不知道,這是個一生的問題,現在懂或不懂都無關緊要。只是突然想到現在的自己比以前開心了很多,也釋然了許多。可能會有人說,小小年紀風浪都未曾經歷過,哪來那么多煩惱,不過是閑事自擾罷了。是啊,我現在也想,前十九年中,一切皆順。有愛自己的家人,有無話不談的朋友,有衣食無憂的物質生活,可為什么自己總是郁郁寡歡呢?或許,這和我的人格特質有著密切的聯系,對此并不想深究。
從小到大,我是別人眼中的乖孩子,當然這并沒有什么不好。只是我在成為乖孩子的過程中逐漸失去了自我(可能從來也沒有過),我成為了一個沒有任何特色的乖孩子,連獨立思考的能力也逐漸喪失,我會的僅僅是循規蹈矩。這是不是一種悲哀?我一直都活在別人的評價里,因為害怕說錯話開始變得沉默,因為害怕別人不認同變得慎言,現在依舊如此。唯一改變的可能便是不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或一個眼神而羞愧很久,幾天都陷入無盡的焦慮中,這在心理學中稱為啥來著,我突然忘記了,反正是一種心理不健康狀態。當然,心理不健康方面不僅僅只是這方面,我從來不會否認。可是現在的我仿佛正在慢慢地改變,如果你非得讓我說出自己的改變,請恕我無法告知。你相信宿命論嗎,反正我信一半。認識那些人,走過哪些路,人生通往何方這一切冥冥之中自有注定,我們所做的努力不過就是為了走好這條軌跡。正如曾經的我從未想過將來的自己會進入這學校,學習心理學,也從不知道自己的心理是與常人如何地不同。有老師說過,學心理學這個專業的最大意義不是助人,而是渡己。雖然我敢說4年的本科階段并不會讓我學到太多真正有用的知識,但也不能否認我們確實是在幫助自己驅趕黑暗,學會包容,學會理解,學會愛,這將會是我的大學和我的專業交給我最有用的知識。現在的我依舊平凡,依舊沒什么閃光點,偶爾依舊傷春悲秋,可我至少學會了坦然,不偏執于某事某物,敢于說出自己的不開心,不會再為了別人的評價和感受而活,以前總是覺得自己很孤獨,沒人能夠理解自己。現在想想,覺得我怕是有點傻,我從來就是封閉了自己的內心,從不曾向別人透露之言半語,別人又如何能懂?好在我現在已經發現這無比弱智的問題,恩,還是覺得自己有點覺悟。。。
其實還有很多很多話想說,可我寫不下去了,那就這樣吧。
最后,我想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不是他,永遠也不會懂他,所以請別用你的眼睛去任意評價別人,你的眼睛沒那么雪亮。同樣,你不是我,你也不會懂我,別用你的價值觀評定我的一言一行,這沒有任何意義。當然,你要確實想評價,我也無可奈何,畢竟那是你的腦和你的嘴。大家都學會尊重一點吧,你可以不贊同,不接受,涉及個人但請你就此保持沉默。愿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