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第九第二章: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弊勇勚?,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今天學習了蔡忠道老師講解的后半部分: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笨鬃勇牭竭_巷黨人的稱贊后,有些體會,但沒有關注達巷黨人對他德行偉大的稱贊,而是關注了無所成名。于是對弟子說,“我要在哪個專業努力呢?是駕車呢?還是射箭呢?”
蔡老師解讀的很清晰:理解御與射以及本句話對我們的啟發。
御與射,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的范疇。射,射箭。古代的鄉射之禮、君子之爭的一種教養,鄉里之間教導弟子的一種學習方式。御,為人仆役,為人服務。
這句話對我們的啟發是:當面對別人的稱贊時,孔子的謙虛、謙卑的態度躍然紙上。如果有人贊美我們,我們可能要欣喜很久,和孔子的謙虛和謙卑相比,我們欠缺的正是這樣一種謙卑的精神。
當選擇如何成就自己的美名時,孔子選擇最為卑下為人服務的駕車。可以看出圣人的學習起點是從眼前的小事做起、從基礎的東西學起的;在這一點上,我們要學習圣人的甘為他人服務的精神!我們很多人平時都不能放低自己,誰愿意去為他人執御呢?孔子的這種學習做事的方式也是讓我們終生受用的。
駕車也可以引申為駕馭自己的內心。人的內心往往比較高傲,不愿意放下身段去做自己認為很低等的事情,而孔子卻讓自己的內心注重于德行的學習,既是孔子教導弟子要注重從腳下的事情做起,更是學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次第。
學完本章后,我更被圣人的謙虛、謙卑之德所折服,學習就應該像圣人那樣,注重德行、注重過程、注重腳下,從最低處慢慢的往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