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魔都早高峰的地鐵上,聽到拌嘴甚至動手,是尋常事。但是今兒地鐵上發生的一幕,令人唏噓。
跟平日一樣,地鐵上想動彈一下甩甩被擠壓酸掉的胳膊都很難,在某一站停靠時,門口又擠進來兩個人,緊緊扒住門上方生怕一個不小心被擠出去。同時,一個小姑娘從車廂人群中喊著,“讓一下好嗎,我要下車”。在地鐵提示關門的那幾秒,即便她幾乎用哭腔多次請求著,也就向前移動了兩步遠。不知道是地鐵真的擠到這種程度,還是別人壓根就不在乎而不愿意再擠擠騰出空地兒。地鐵關門的那一刻,小姑娘委屈控訴“你們怎么都這樣啊……”
這時候,一個站在門口的成年男子的聲音冒出來,大聲喝斥:“這里有個孕婦,你擠什么?你以為這是高鐵嗎?明知道要下車,為什么不早點在門口準備?能不能照顧下別人的感受,還讓一讓,自己不早點兒準備還叫什么?有沒有素質?”看不到人,但聲音中可以聽出他的憤怒、甚至無理。
在小姑娘被驚嚇到不敢發聲時,車廂里卻多個地方幾乎同時發出正義之聲,向中年男出聲討:“對著小姑娘吼什么?”“怎么這么沒素質?”“讓小姑娘下個車能怎么了?”“怎么這么說話”····
各路聲討聲不絕,中年男子惱怒:“因為我有神經病可以嗎?!可以嗎?!”
“神經病嘛就算了”,路見不平甲、乙無語道。
以為戰爭就此平息,成年男子大概是因為遭受集體攻擊,突然在車廂喊道:“請大家體諒一下孕婦的感覺好吧?!請大家體諒一下我這個丈夫的感受好吧?!”我相信此刻有很多人在內心嘀咕,妻子懷孕還要帶著他跑來擠早高峰地鐵。
“好了好了。”路見不平甲想就此讓事件息聲。
車廂內安靜了幾秒,中年男子時不時發出各種怪聲,但是不知是不想妻子太難看還是怎樣,又在車內吼起來:“我對不起大家了,我是個神經病,剛剛對不起大家了啊。”這幾句反復了幾遍。
“好了好了”。路見不平乙道。怕中年男子再繼續這般不依不饒。
地鐵不管這般爭吵,繼續前行,終于停到了下車人數比較多的一站,車廂了站著的乘客下了三分之一,大家都松松腿腳輕松一下。我看到成年男子站在靠近車門的位置,把自己的妻子嚴嚴實實的保護在角落里。一時,是非曲直,內心竟無法評判。
這時,有人起身想讓出位置給中年男子的妻子,中年男子婉拒:“不用了,我們下一站就下車了。今天車子··“他沒說完整,大概聽出是車子壞了才選擇地鐵工具。接著聽到他跟讓座的人誠懇的致謝。
隨著這對夫妻下車,事件就此結束。地鐵內徹底恢復平靜。
【解釋下他們的位置。其實中年男子在最靠近門右側的角落,小姑娘離門中間前面還有其他兩三個人擋著過不去。所以中年男子并不是直接擋住小姑娘去路的人,我猜那中年男子發怒估計是因為小姑娘要喊著要出去,其他人攢動擠到他和他妻子,外加小姑娘一直在叫著心煩。】
一場爭吵,內心的情緒被上下挑動著。不禁唏噓。
回想整個事情中,很明顯更多錯在小姑娘,沒有提早準備擠在門口。有早高峰經驗的都知道,再擠得地鐵,提前跟前面的人聲明要下車換個站位是可以挪到門口的。
其次錯擋在前面的那幾個人,在小姑娘最開始說要出去的時候太不配合,雖然女孩下車晚。
最后才是中年男子,錯在出口不遜。但誰都不得不承認他說的都是很難聽的大實話,何況出發點還是為了在孕中被擠的妻子。
最讓我詫異的是,不管小姑娘有錯兒沒錯兒,在受到比自己強悍的男人公眾場合下不停責難時,那么多人出口相幫,讓其他包括我在內的沉默者感受到一絲的人情味兒。很明顯這些“路見不平”之人有顆“扶弱”的熱心,在這人人一張麻木面孔的地鐵上,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
然而緊接著我又陷入矛盾之中,“路見不平一聲吼”就一定是對的嗎? 保護自己以為的“弱勢者”就可以枉顧真相嗎?當“路見不平”的甲乙丙出言指責那個出言不遜的中年男子,以此保護柔弱的、沒能順利出站的小姑娘時,是否記得這個中年男子出口指責因自己過錯沒能下車的小姑娘,保護的是被擠在角落里的懷孕妻子?
世間之事,往往很難明確劃分是非黑白。但是,當我們下一次輕言指責時,先考慮清楚,我們看到的是否是真相、我們以為的“弱勢者”是否就真的無辜、我們的“路見不平”是否傷害了又一個弱者。
這世上本沒有無緣無故的善,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