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D正傳
序言
我想給小D寫一個正傳已經不止一兩年了,一面要做,一面就要往回想。我即刻想到篡改先生魯迅的作品是不那么容易的,何況我并未有一個偉力去創造一個較大的閱讀數字。我便要細想,這樣的小說是寫還是不寫。
寫出來,我便要幻想著這樣的文字會創造出一個10萬加,或者引起什么樣的瘋傳。然后即刻就會想到,那并不可能。而后便又會想到,倘若有很多人喜歡,最后作者的收益權也會被別人盜取罷。然而,每至于深夜酒后醒來之時,我便會看到小D,仿佛他是一個幽靈一樣。這鬼魂便促使我要寫下,即使不會有人去看,或并不知道我是他的“親生父親”。
一如先生魯迅的線索一樣,第一我便要思考怎么作出一個不朽的名目。我要把它做成正傳,要把小D與阿甘、阿飛并立起來,成為一個小人物的正史。而倘若說我為何不以其他的名目來定義這篇傳記,那么,至少我并不能想起時下國人除了“正傳”還愛看其他的什么傳記。比如阿甘的傳記便是《阿甘正傳》,其實本來的名目只是阿甘的名字。加上“正傳”二字,便立時有了偉大的形象。
第二,便是小D該叫什么,我當然并不知道他該叫什么。只是看到魯迅先生小說里有一個叫“小D”的人物和阿Q打架,越打越兇,后來見證了阿Q的死亡。我便要想,小D確是另一個阿Q。至于他姓甚名誰,我是不知道的。我只知道他是當然不配姓趙的,甚至于不配做人。
他的不配做人,要從他的失敗說起,他一如阿Q一樣曾經向吳大姐求婚。然而,吳大姐的幾次拒絕仿佛在和小D說,你算是什么東西,也配讓老娘嫁給你?小D便是辯解:“我雖然賺錢不多,但再努力一下,養你是不成問題的!”吳大姐就說:“你要知道自己是個殘疾人,你要知道自己位置。”小D卻還是要辯解:“同樣是人,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吳大姐說:“你做的到你成為健康人?”小D說:“我只是有病,早晚會好。”吳大姐說:“你還是個孩子。”
小D的沒落,由此開始,他似乎明白了,人在于人間,有一類人于別人看來是不配為人的,僅是皮囊外相如人而已。然而他至于死前,仍然不能如此認為。他便要在精神上否認,從來是和別人說,“我以前不這樣,以后也會好的”。
我便要想,也許他的幻想,大抵是極為可笑的罷。我也便要想,吳大姐是正確的。倘若人生的命運是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安于現狀,于世界和平不也是一種偉大的貢獻么?
第三,也還是小D的名字。名字是小說家所最為頭痛的事情,比如叫他“紅旗”會略為顯老,比如叫他“小寶”又略顯稚嫩。我便要感謝先生魯迅的偉大,我于小D的名字便要佩服。
這個“小”字起的高妙。每個人都有過“小”的時候。小D也就算是小弟罷。如此而言,這D字則更加高妙。我便要把這高妙的名字堂而皇之地立于“正傳”之列。
據說對于阿Q的叫法,有各種各樣的法子。有人直叫“阿q”,電影稱之“阿桂”,有人叫他“阿皮蛋”……凡此諸多叫法,都說明阿Q是可以有多種解讀的。天宮以為,所以是Q,這符號便有著重大玄機。
Q有個小尾巴,這尾巴便是阿Q們無法剪去的所謂辜鴻銘之“思想的辮子”。大清亡國已經滿了百年,大清的思想卻從未亡的徹底。比如阿Q認為討老婆是為了“傳宗接代”,這卻并未完全是可以消滅的思想。人類之所以要在,當然要繁殖,與其他物種一樣。但,先生魯迅所要表達的意思,并非繁殖本身,而是如何做為“新人”。
阿Q的“傳宗接代”是非有教育的簡單繁殖。而我所寫的“小D”則不同,他并不想要生孩子,也并不想自己有后代。他在死前,仍以為自己這樣的主張是正確的。
第四,便是小D的籍貫。小D是未莊人,這是絕無異議的。然而,我所以把他的中興放在魯鎮,是有著極為深切的道理的。這道理是,魯鎮的人多半祖籍是在未莊的。
幾年前一句流行的惡語言是“你就是個農民!”,轉而到今天,我卻以為,這并不是一句罵人的話。城市所謂的“貴族”,他們的思想未必有農民高貴,我便要想所謂的“貴族”們,便都也是一種阿Q罷。
那么,我所謂的“未莊”便該是開墾后的小城鎮,魯鎮便要是一個普通的四線城市。人間的人都差不多,即使自己以為比別人高貴,最后也無法逃避和阿Q一樣結局,那么籍貫則無足輕重。人類的籍貫一般都是氨基酸罷。
最后,我怕的有理的是:有考據癖的讀者們要說小D就是我自己。我也曾覺得方鴻漸就是錢鐘書,那么,便就當小D是我吧。這并不是一個要緊的學問。人間要緊的學問是賺錢,讀者看后一笑便也就忘卻了。如孔乙己一樣,沒有天宮過客,大家也還是這么過。
這便是本正傳的序言罷。
傳記來源:魯迅
篡改者:天宮巴人
魯鎮的吶喊:
未莊的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