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5
《靠譜》
以前,最好的美德是善良,是誠實,而當今,最好的的美德是靠譜。所謂靠譜最重要的特質為有始有終。做一件或者說一件靠譜的事情,離不開PREP原則,結論先行-強有力的數據支持-例證-重申核心論點。
DAY16
這兩天實在很特別,同意虎哥來贛州浪了一圈。以協調人的工作職責在今昨兩天,贛州的四個縣城奔波了一回。一個演講風格讓我敬佩不已的宇哥,一個最強大腦參賽選手導師,身體雖疲憊,然而享受了兩天飽飽的精神盛宴。
DAY17
《離騷》
一本優秀文學著作的作者往往都是有一定的人格偏執的,一個對世俗足夠的嫉惡如仇。以屈原這種性格,注定會被排擠。但這種性格最適合文學,而且越偏激就越適合,即便只是個人的小悲哀,也會當成宇宙的大悲劇來寫,怎樣一個波瀾壯闊,何況屈原身上真的有很多國仇家恨呢。優秀的文藝作品,往往是性格上有嚴重缺陷的人創作出來的。
DAY18
《“錯誤”的行為》
傳統經濟學的理性經紀人假設存在重大缺陷,對現實的解釋與預測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挑戰和質疑。行為經濟學認為,人類的理性是有限度的,那些被傳統經濟學忽視的“非理性”因素,反倒是影響經濟決策、經濟行為的關鍵。稟賦效應、心理賬戶、消費效用,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幾個因素。
DAY19
《必然》
科技在本質上是有偏好的,科技遵循的物理原理和數學原理,會引領著科技朝著一個特定方向發展。必然,是一種大趨勢,一種科技發展的合力,并不是某些具體事件。
DAY20
《必然》
所有的新科技都是需要維護的,可以說,我們的工具越復雜,就越需要我們的照料,科技產品也是一樣。即便你不太想升級,但你必須這么做,因為所有的東西都在升級,就像軍備競賽一樣,升級已經成為事物本身的存在方式。
DAY21
《麥肯錫方法》
人們往往認為,解決問題的順序應當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最后找到答案。這個想法從邏輯上來看并沒有錯,可是從實際解決問題而言,更有效的解決方案往往并不是如此按部就班地執行,相反,很多解決問題的高手都是先找到一個可能的答案,然后才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換句話說,在找到問題的答案之前,就要設想出問題的可能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