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我為什么想去北京,也許是源于姥姥整天念叨一輩子沒去過北京,亦或是我在夢里恍惚見過它,所以這一次,我想義無反顧地去看看它。
說真的,每當去往一個新的城市,我都難以按捺自己內心的那股子好奇和激動。
一
坐火車,將近晚點兩個小時,才駛近京城。一出站口,熱氣嗆的人有些難受。不過第一次進城,就當它很熱情吧。
北京站并不大,但依然人頭攢動,耳邊是各種方言。看著首都的火車站,多數(shù)人似乎是沒有落腳點的,隨處都有蜷臥的身影,也許每個地方的火車站都是如此景象,只是北京的畫面中,那種行進中的迷茫被無限放大。
其實想到這兒的時候,我竟暗暗慶幸自己不是背負著大包小包來這兒討生活的北漂,所以沒有人生不得志的迷茫感傷,沒有漂泊無依的懷舊思鄉(xiāng),僅僅是作為一個來這里稍作停留的旅人角色,手機的滿格電就能給我足夠的安全感。不得不說彼時覺得很幸福。
我不能說所有人,但多數(shù)人都在前仆后繼地向這個城市涌來,呼喊著自己的夢想。當我騎著小黃車,穿梭在陌生又熟悉的北京,身旁的人流車流讓我感覺后背有些發(fā)顫,可還是阻擋不了我想觸摸北京心臟的沖動。
二
高三時曾有人和我說,站在北京的街頭,一種莫名的壓抑感,不知是高樓太多的緣故,還是自己始終都融入不了這座城市。
不過我和它的短時間接觸,我發(fā)現(xiàn),它沒有把我推的遠遠的,只是讓我看到了自己的渺小,還欣然接受。
北京人天生有種優(yōu)越感,但看不出不加遮攔的虛偽,更多的還是北方人的純樸和實在。所以這也讓我待得有些自在。
大家都覺得是首都,一定要去天安門、故宮這些聞名世界的地方走一遭,說實話,對我這個歷史盲而言,我并不覺得它們和電視中有何兩樣,不過也確實增添了一些經(jīng)歷罷了。
我更喜歡北京的胡同,不論是北海附近的老街,還是南鑼鼓巷,抑或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小胡同,只有在那兒,我才能真切地感覺到北京歷史的厚重,也只有在那兒能讓北京返璞歸真。
我在那塊兒住了幾天,早上能安靜地吃個早餐,傍晚能看到老爺爺們圍著棋桌爭鋒相對,這種看似小城里的愜意很是難得,因為北京終究是個商業(yè)化的快節(jié)奏城市,即使是那些北京老胡同,也只有在夜深人靜,或者紅日欲出的時候,享得一時片刻的寧靜,過后的一切都在匆忙中開始,在匆忙中結束。
三
看著一個個穿梭在北京深夜地鐵里的孤單身影,突然明白,拋開像我一樣的人,他們大多數(shù)都親身體驗著北京的壓力,也許被折磨得人鬼不分,也許蝸居在十幾平米的房子里,但他們依然在辛苦打拼。所以我心疼他們,也祝福他們。
我想來到北京,做的最沒出息的一件事就是,一看到別致的小店,我就走不動路了,那些精美的明信片總能讓我挑選很久,希望攢下很多,寄給那些重要的人。
看到很多文藝店鋪,雖然他們是為了營生,但對我而言那是有情懷的。不知道十年后的我還會不會熱衷于這種虛無縹緲,但彼時彼刻我忠于內心。
北京,是個讓很多人一輩子削尖腦袋都想來看看的地方,我來了,雖然我還不夠了解它,但它給了我這個陌生人一個擁抱,日后我定會還給它久違的好久不見。
回來時是晚上的火車,火車站的人比白天更多,坐著、躺著,快要沒有落腳的地兒,有些心疼那些跟著顛簸的小孩兒。而我,也沒有了來時的激動,心莫名的安寧。
也許是要回家了,抑或是我知道我還會來到這里。下次,我一定變成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