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微信朋友圈里發了一則消息,然后有朋友留言,大致是問如何認識牛人,其實我更愿意把這個問題換成“如何遇到你生命中的貴人”來看待解答。
這2則本質的區別在于,牛人,必定擁有一項很精進的技能,你因他/她的才華橫溢而仰慕不已,但很可能因價值太多的不對等性,你很難與對方產生有效的實際鏈接;而貴人,他/她不一定擁有驕人的光環,甚至很可能是一個非常平凡的人物,但他/她走進了你的生命,進而影響了你的生命。
我很少刻意去接觸某個牛人,我原以為是源于我自身的2個弱項:一是在這方面我的性格偏向內斂,我的主動鏈接傾向性很弱;二是我不大擅長社交中一切帶有目的性的談笑風生,失去真我讓我感到痛苦。
后來慢慢地,我發現其實最根本的問題在于,我與這些牛人缺乏對等的價值交換, 我無法快速走近他們的認知圈子,而敬仰他們的人又太多,很難讓他/她對你產生持續的互動興趣,甚至留下印象都不那么的容易,所以,所謂去“勾搭”牛人并不能使我產生很大的內在驅動力。
于是,我放棄了對牛人的追逐,我把對他們所有的尊重和欣賞之情都放在了心里,我默默關注著他們,期待某一天我能擁有與他們談話的能力。
而貴人,我從未放棄過!
因為我想成長的更好,我渴望在不同的階段或不同的場景中有可以借以光輝給我力量的人,哪怕只是行動上扶助了我一把,又哪怕只是一句有分量的鼓勵話!
貴人可以是你有意識去鏈接的,也可以是他/她主動走近你生命中的。 但一個前提是,被貴人垂青,一定是你的某個特質或潛能吸引了對方。我想起了豆子昨天的一個分享,她說,她從來看待貴人都不分高低的,她只是一開始大多無意識下先帶給了對方價值,然后慢慢鏈接越來越深,某一天這個人卻成為了她的貴人,這個觀點和實踐上我與她非常的契合。
其實無論這個人他/她最終是否能成為你的貴人,一開始善良對待他人總是沒錯的,當你施與的更多,你會收獲的越多,這就是恒古不變的業力法則。
那么,如何得到貴人的青睞呢?以下3點可供大家參考:
1)找出自己的優勢特質
拿我自己來說,我發現我雖然不夠善于陌生社交,但我有一個非常好的性格特質是,我待人很熱情真誠,這使得大多數人都覺得很舒服,愿意靠近我。再加上我對細節很上心,同理心和感知力都很好,所以我總能恰如其分的做出一些觸動對方的事。
但切勿急功近利,讓對方產生壓迫感,在不到一定程度時,保持合適的距離是非常必要的。你只要在此后某個能發揮特長或能為他/她貢獻有用價值的時候,立馬出現,并且會不求回報的持續堅持。
2)不要吝嗇你的付出,相反,越多付出越好
一定程度上放棄你的目的心,去傾聽,觀察很有可能成為你生命貴人的那個人需求!因為人無完人,無論他/她是一個多么牛的大咖人物,他/她依然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或者,哪怕只是錦上添花的為他/他做了一點點有價值的事。
我們可以從非常微小的事做起:
比如聽了哪個人的精彩演講,你跳過嘩眾取寵的眾棒,用另一種方式表達你的欣賞之情,你不光中肯的用實例指出他/她哪些方面做的非常贊,同時你有技巧性的誠懇的建議他/她如果哪個細節點改善下可能會更棒,他/她一定是感激你如此的專注和用心;
比如你一直關注某個你欣賞人的公眾文章,那么與他/她建立關系最好的方式就是,每篇文章你都咀嚼細讀,你都留言反饋,你一定會在他/她的腦海里形成印象;
比如你非常仰慕的老師做了一節微課分享,大家紛紛贊好,你當天或是第2天就做了一張思維導圖,或是視覺筆記,又或是高質文章發到群里,無論是組辦方還是這位老師都會非常感激你,因為你的錦上添花恰如其分,并且很有可能讓對方看到了你身上潛力的一面;
……
你的付出也可能收不到任何立竿見影的回報,它的持續周期有可能需要幾年,但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在自我付出的過程中,你其實已經收獲了,你在一次次的行動中成長進步,并無限接近你仰慕的人的樣子。
3)心懷謙卑,感恩之心
這點非常的重要,即使你再有潛能,但你散發出來的若是“自我為尊”的態勢,貴人也會止步,因為他/她沒有必要更沒有義務去幫助你。
一個人的態度往往會影響他/她的人脈關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往往選擇的不是那個最具有才華的,而是最懂得行為舉止上謙卑,感恩的人。
牛人,我們都會禁不止的仰慕,可貴人,才是你最應該付出時間和精力去主動培養,或是你的價值足以到熠熠發光能被貴人主動的看到。無論哪種形式,都不要忘了前進的初心,感激上帝有緣派給你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