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直提問自己“自由是什么?”,終于有明悟:
? ? ? ? 自由是說“不”的權力,給我的我都可以選擇“不”,不管是給的是痛苦還是幸福,痛苦只要自己給的,幸福不要別人給的。
? ? ? 許多了都將自由誤以為“我要”,以為自由是“我要別人給的幸?!?,這是依賴,“我要給她(他)孩子父母幸福”,這是控制。
? ? ? ? 自由是不被物役,由于自決。
? ? ? ? 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后,幾近道矣!
? ? ? ? 自由是物事來尋我時,我明于心,自決選擇,擁有選“不”的權力,而不是必選項,是物事找我,是無為,是事來則應,事過無痕。
? ? ? ? 吾觀現世,無不是找物事之人,甚多無事找事,無事生非之人,一堆物事埋心,而忘了舉頭三尺的神明,理,天理,埋心即不見天理。
? ? ? 有為是我找物事,那物事找我就是無為,在有為之君漢武帝未推行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前,老子的“無為”才是漢朝治國之道。這里的儒術不是儒學,是霸術,是治國統天下的極端外求。至此后,儒家與法家互為利用,成就霸術,用于治國統天下,開啟兩千年統治歷史。霸術就是“亡,百姓苦;興,百姓苦”。
? ? ? ? 物事找我是“無為”的一種,但無為還有一種“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在,正是參不透這一層境界,才讓霸術有機可乘。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是什么?是君主立憲,君主作為信仰,而無為,而無不為是行為積極的政府,無不為必須在無為的統御約束下。沒能君主立憲的中國輸給了類似君主立憲的日本,同樣的王陽明心學,發源于中國,卻昌行于日本,說明霸術是有為之君的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