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書學習法訓練營#《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

片段 一:? 選自《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

【R:閱讀原文】

盡量找出不被侵犯的“圣地"

利用不容易被工作或私事影響的時間最好,例如,如果利用每天開始工作前的時間,就不容易被安排好的事情影響。

當然,我們很難開始就做到最好。經常會發生,“打算早晨七點開始學習,結果沒睡夠而無法集中精神””計劃晚上八點閱讀,結果經常被偶發事件影響”等情況,所以,請在實際生活中多方嘗試,如果無法順利進行就改變做法,找到最佳行動模式,并把此模式“嵌入”日常生活當中。

I :

養成習慣需要自己找到一個合適的方式(時間、地點)來刻意嵌入日常生活

A1

很久以前我覺得自己是有閱讀習慣的,就是閑時閱讀。后來知道這不是習慣,這樣的方式只能叫閱讀消遣,于是刻意改變,每天早上起床洗刷后,閱讀半個小時,那段時候身體養成了習慣,不用調鬧鐘都能感知到半個小時,學習效率也很高。習慣是一個復利模型。

A2

回歸每天固定時間固定地點的閱讀儀式,一切為了更好的學習。


聽課感想:

拆書法是用在成人學習上,以自我為需求為導向、聚焦當下問題、并關聯經驗,強調邊學邊用的方法。

1.自我導向

隨著個體的成熟,一個人的自我概念從依賴型的人格轉為自我導向的人格。成人變得具有自我導向性,意味著成人學習者能夠參與診斷自身的學習需求、規劃、實施和評估自身的學習經驗。所以,有效的成人學習應該更多強調主動參與,而非被動接受;應該是強調互動和參與的研討會(Workshop),而非強調老師精彩講授、學生認真接收的培訓(Training);應該強調一種學習氛圍,使成年學習者得到認可、尊重和支持。進而言之,應該存在一種師生間相互交流、共同探索的精神。

2.關聯經驗

成人和青少年的另一項根本差異,就是成人具有豐富的而且不斷增加的經驗,這些經驗應該作為學習資源被自己和他人加以利用。

所以,有效的學習是基于學習者的經驗、充分利用學習者經驗的。實際上,利用學習者經驗的效果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方法也比你想象的多得多,比你想象的容易的多。

3.強調實踐

無論在工作還是學習中,個體的表現取決于他做此事的能力和意愿。能力水平和意愿水平的組合,被稱做個體做此事的“準備度(Readiness)”。而成人的學習準備度,更傾向于實用。學習內容與他的社會角色、工作崗位、面對的問題關聯越強,他的學習準備度就越高。所以,選擇學習內容,首要考慮是“是否用得上”,判斷學習效果的衡量標準也是“是否用上了”。

4.聚焦于解決實際問題

隨著個體的成熟,個體的時間觀會發生一種變化,從知識的未來應用轉向立即應用。因此成人學習更多的就是一種問題中心的學習而不是學科中心的學習。所以,成人學習沒有必要過分追求理論的深入、體系的完善、細節的論證,足夠解決問題就好。

5.內在驅動

成人更多的是受到內在因素(希望解決問題、增加能力和自我實現)而非外在因素(如考試、考核、證書)的驅動而學習。

拿這5條成人學習公理來衡量你的學習方式,以及你見到過的各種學習方式:是否發現,越符合這5條公理的學習方式,給你留下的印象越深?

自我導向 和 內在驅動 的區別是什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