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是一首詩,吟唱得多了,行走在新教育這條路上的人們,不一定都是詩人,也不一定都寫詩,但他們都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富有詩意。
新教育是一幅畫,畫江南,畫塞北,畫城市,畫鄉村,畫學生,也畫老師……走進新教育,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畫家,畫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讓生活從此與眾不同。
但是啊,在洛陽高新區,新教育更是一首歌,一首既適宜獨唱的歌,也適宜合唱的歌。2018年2月1日下午,洛陽市高新區2017年度新教育總結暨表彰大會,在第二實驗學校召開。我們伊川縣新教育人在教體局韋局長、教研室董書記、新教育辦公室武主任的帶領下,來自各實驗學校的領導和老師一行30余人有幸參學,留下了這樣的印象:高新區新教育人把這首歌唱得唯美且藝術、有高度且有溫度。
在我個人的理解,名者命也,所謂高新區,高就是高度、高峰、高聲部,新就是新教育。所謂高新,就是有高度的新教育;所謂高新,就是新教育這首合唱曲中的高聲部;所謂高新,就是要把新教育發展到一個高峰(當然也可以是董高峰喲)。
序曲
高新區第二實驗學校是一所新建的學校,幾幢教學樓依次排開,她的另一半還被圍擋遮避著,工程大約還在進行中吧。也許是取自《中庸》吧,這幾幢教學樓分別被命名為: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還有一個“博學”呢,則被拿來做了報告廳的名字,且改做“博文”。今天的會議就是在這所學校的這個“博文堂”舉行。能夠容納大約300多人的禮堂,座無虛席。
第一樂章——光榮與夢想
幾位顯然比較專業的老師演唱了一首《光榮與夢想》的小合唱,他們美妙而和諧的歌聲撫過我們的身心,一掃遠途而來的疲憊。
董局長主持會議,用他特有的幽默,讓大家不時發出開心的笑聲,讓整個會議浪漫且輕松。
新教育負責人趙蓮芝老師從三個方面匯報2017年度新教育工作開展情況:一是頂層設計,合力攻關,全力推進;二是凝聚共識,多點出擊,縱深發展;三是匯聚美好,蓄力成長,再啟征程。像她的名字一樣,她的匯報有一種淡雅的清香,不蔓不枝,非常干練。而表達最多的是感謝,感謝今天到場和沒有到場的每一個人新教育人,一下子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讓我們覺得她就像是鄰家的姐妹一樣,時刻關愛著我們,讓我們感覺到參加新教育原來也是一件受人尊敬且很重要的事,我的內心涌起了一股暖流。
之后朱紅杰書記宣讀《洛陽高新區文化教育體育管理局關于表彰新教育項目組優秀負責人、榜樣教師、先進個人、完美教室、卓越課程、互加美麗鄉村計劃榜樣教師的通知》,然后由各個領導和嘉賓為獲獎者頒獎。
第二樂章——和諧與希望
趙處長宣讀了《洛陽高新區文化教育體育管理局關于確定第三批新教育實驗學校的通知》,并給第三批新教育實驗學校授牌。
新的學校加入進來,讓新教育的隊伍進一步壯大,這是新的力量,也是新的希望。他們共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吟唱一首叫做新教育的歌,從獨唱到合唱,從單薄到深厚。
之后,幾個老師合奏了器樂曲。鋼琴引領古箏,述說流水一樣的婉轉;二胡陪伴笛子,演繹低回與高亢的和鳴。這既是新藝術教育成果的展示,也是新教育教師風采的展現。
幸運抽獎驗證了幸運總是一小部分人的,而大多數人只是他們快樂的分享和見證者。但是這個環節還是調動起了所有人的興趣,因為誰都有可能是幸運者,只不過這一次又是別人,不是自己而已,機會也許還是在下一次吧。
第三樂章——感恩與成長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新教育的故事是如此的不同。每一個新教育人都有自己創造的故事,榜樣教師更是其中的代表,他們的敘事最受人矚目,因為這可能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也可能就是自己曾經經歷過的事。
實小的楊苗苗老師分享《用心,讓孩子去發現美好》,她來自新教育一年級項目組,從讀寫繪的角度進行。她帶自家5歲的孩子看《戰狼》,讓孩子們看過《戰狼》再來繪畫,繪出戰士舉起紅旗,震驚每一個看到的人,讓我們認識到孩子們心里也是光榮、美好的驕傲的。她因為一個孩子爸爸的離開,帶領孩子們來讀《象背》,孩子們通過繪畫,畫出天使守護在遠方,療愈了心理創傷的孩子,可以面對正常的生活。她靜待花開,給孩子們頒獎,讓他們愛上讀寫繪,看到不一樣的自己。
西沙坡小學李洪濤講述完美教室的故事——《因為愛所以幸福》。這個39歲的老師,19年的教育生涯,從唯分數論,到邂逅新教育,結緣讀寫繪,在校長的支持下開放圖書室,讓圖書漂流,孩子們從模仿到創新,從語文到全科,從摘抄到表達。他投入辛勞,收獲幸福,他改變了孩子們的生命狀態和生活方式,在這個時代,讓孩子們從沉迷手機到回歸書本。最難忘的是他的女兒愛上閱讀,從不愿打招呼,到參與活動,主動表演。孩子的一句話,溫暖了所有人:好羨慕你有這么好的女兒。
孫旗屯小學郭文豪老師講述《心懷美好堅定前行》的敘事,她在小草之家留下最美記憶,那個叫孫翔宇的孩子,通過曼陀羅“我手繪我心”的心理繪畫,樹立起自信,激發向上的力量,還畫了一幅老師的畫像呢。
泰和小學莊楠楠的完美教室真是《別有一番滋味的教室》。這個小姑娘帶著一股與生俱來的稚氣和靈性,帶著她的天使樂園班,和孩子們打成一片。她們一起玩編織端午五色線,一起讀書分享,一起過萬圣節,一起打雪仗,一起練書法,一起郊游,一起閱讀休閑,一起度過課余生活……然后她迎來采蜜樂園班,伴隨著團結勤奮快樂自由,書寫新的故事。
《指尖創想 牡丹綻放》是三山小學楊曉英老師的敘事了。這是個嬌小精致的女教師,她帶著刀子的牡丹課程項目組,開始了她的創想故事,在白紙傘等所能遇到的不同材質上畫牡丹,用卡紙剪制牡丹,學習衍紙畫,走進公園親近牡丹,傳承河洛大鼓這種非遺文化,把舊車棚改造成國粹藝術教室。關鍵是她得到媽媽和一眾家人的支持,把牡丹開發成了系列課程。
陳宜敏老師來自第二實驗學校,是個新入職5個月的老師,她的《感恩 遇見》都在述說著她和她的螢火蟲班的第一次。大約這次敘事也是她的第一次吧,但是誰能沒有第一次呢?
我聽到的是一首散文詩:第一次突發事件,第一次軍訓,第一次國慶朗誦,第一次科技節,第一次家長進課堂,第一次藝術設計,第一次獲獎,第一次冬至節,第一次拔河賽……時光轉瞬即逝,感動永留我心。一個新老師自從結緣新教育,自從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班級,自從有一個比較專業的校長引領,她是多么幸運啊。
第四樂章——引領與方向
給榜樣教師頒獎,他笑得最燦爛,把大拇指高高舉起,號召大家為這些教師點贊。為什么呀,他又沒有獲得一張榮譽證書?他個子也不高,其貌也不揚,穿一件普通的衣服,放在人群中,一下子就淹沒在其中了。但每一次來高新區參加新教育的活動,總是能看見他。他是誰呀?
有人說,這就是孫局長。
局長啊?董局長口里的“滿腔大愛,一片癡情的教育追夢人”,高新區新教育發展的引路人?
也難怪。難怪高新區的新教育這么如火如荼,轟轟烈烈。
孫局長站上發言席,做最后的總結發言。他感動于所有人的付出和努力,說新教育人的樣子就是高新區新教育的樣子。他總結新教育是用心的教育,是愛的教育,是頂天立地的教育。
他讀老師關于新教育的話,一個又一個,一段又一段。這哪是領導講話,這明明是一個長者,看到后生的成長,無法掩飾他的欣喜,一點又一點地在夸耀著他們的長處罷了;他把八個項目組如數家珍;他把榜樣教師的名字講了一串串,串起來好長好長,但是還有,然后還有。我覺得,是不是高新區的新教育人,都成了孫局長眼里的優秀,而且他都熟悉?
他認為好老師成就好教育,他認為這些新教育的新人長勢喜人,層出不窮。用他本家名星孫濤的話來說:我驕傲。他真是一點也不掩飾他的幸福。
是啊,進步與成長,溫暖與感動,堅守與信仰,精致與美好,在孫局長這里,在高新區這一片熱土上,在他的帶領下,“一以貫之,無畏前行”,新教育人擁有了信仰和方向,帶著光榮與夢想,正在走向成功與輝煌。
尾聲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歌唱我們偉大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雄壯的《歌唱祖國》唱起來,會議圓滿結束。這歌聲既是對祖國的祝福,也是新教育人精神面貌的體現。行走在新教育的路上,每一個人自然昂揚向上,永遠向著明亮那方,告別2017曾經的輝煌,走進2018,追尋新的希望,追逐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