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易,活難,生活無解。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是今天早上遇到的一位農民工,與其說我是在寫他的故事,倒不如說這是我的一次反省之旅。
"小妹妹,請問現在幾點了?"
"喔,現在6點56分。"
正是由于有了這樣的奇怪對話,我想這是誰呀,居然沒有手機。我這才注意到這位和我說話的普通的農民工。
一頂極易辨認的黃色安全帽,
一身被毒曬成古銅色的皮膚,
一個白色乳膠桶一大杯茶水,
一個裝滿各種工具的布口袋,
一雙皸裂和老繭滿布的大手,
一對穿乳膠鞋卻有力的腳掌,
披星戴月,就這樣,用自己的雙手撐起一個家,用自己的身軀擔起家庭和社會的責任。
公交車在東方破白中緩緩向前行駛,昨晚的暴風雨將這個城市肆虐了一遍,今早的空氣里還帶著昨晚的風雨氣息,整個城市在慢慢蘇醒。
圖片發自簡書App
車不出意外的停在了城南一號站,這是一片正在建設的小區。那位農民工叔叔提著自己的東西下了車,邁著堅定的步伐,迎著初晴的太陽,去擁抱自己的生活。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的爸爸也是一名靠雙手吃飯的普通木匠,16歲初中畢業后就和我們院里的一位叔叔到綿陽這座南方小城里學徒打拼,睡過工地挨過批評吃了不少苦。靠自己的一雙手為我們撐起了一個家,用自己的脊梁和肩膀為我們狂起了一片明天。
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后,綿陽損失嚴重,百廢待興,城市需要重建,農民工和木匠真的是中流砥柱,我也為我的爸爸感到自豪。
我們都是這個社會中的底層人民,都在為了自己的明天而努力奔波。
把每件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致敬這些平凡的人民,
感謝你們為這座城市所做的努力。
人生百態,各行各業,
謝謝這些默默付出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