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讀完上周的文章《根據(jù)情緒做工作,還怕工作沒效率 》,我們了解到積極情緒可以激發(fā)更多創(chuàng)意,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學習能力……總之好處多多,讓人心向往之!
可是,誰能保證一天工作8小時全都情緒高漲呢?對大部分人來說,情緒更像是換季的天氣一樣,前一秒晴空萬里,下一秒北風呼嘯。
更何況,不同的人還有著不同的“情緒周期”,在“高潮期”感覺整個世界都很美好,就連平時看著最不順眼的那個同事都覺得有一種異樣的美;而在“低潮期”看啥都不順眼,連喝涼水都嫌塞牙……
那么,當負面情緒來臨時,我們是否應該找個地方藏起來,以免出口傷人呢?
那你可有點兒“大材小用”了!
為什么這么說呢?
負面情緒這個“大材”如恐懼、厭惡、悲傷、憤怒、焦慮……都是我們出于保護自我的本能反應,是我們應對外界威脅時的第一道防線,隨時讓我們出于戰(zhàn)斗準備!
拿我們都比較討厭的“焦慮”舉個栗子:
在遠古時代,如果你們的部落經(jīng)常被其他部落的人入侵,你們部落的小伙伴還在那里樂呵呵地圍著火把跳舞,絲毫沒有半點兒焦慮、緊張,那么不出多久,你們的部落將會不復存在。
02
那么,負面情緒該如何發(fā)揮它們的威力,用于工作中呢?
再舉個栗子,如果領導交給你一個很重要的項目,并且時間緊迫,如果你一點不緊張,你會出色地完成任務嗎?如果你是一個領導,在做重大的決策時,如果不謹慎一些,思前想后一些,會不會隱藏很多風險在里面?
所以說,在那些需要我們集中注意力的時刻,那些需要我們用批判性思維進行思考的任務,就是我們負面情緒的用武之地了。
因為負面情緒會激發(fā)一種挑剔的思維方式,讓人們集中注意力去挑毛病,謹慎地、全神貫注地對待眼前的任務。
既然我們的情緒在一天之中或者在一段時間之內(nèi)都是變化不定的,那為何不順其自然,根據(jù)我們此刻的情緒來選擇或設計我們的工作呢?
因此,當我們當心情比較低沉的時候,多去做一些需要批判性思維的工作,如:準備重大的考試、做重大決策、校對編輯、決定要開除誰、處理失戀等等。
此時此刻,如果正好是個下雨天,你坐在寂靜無聲的屋子里,再放點兒抒情的音樂,此時你不安的、帶點兒小憂郁的情緒不但對你沒有妨礙,反而會使你的思維更加敏銳!
03
既然你的情緒是陰晴不定,別人的情緒也一定好不到哪兒去。
自己的負面情緒尚能控制和利用,可是該如何拿捏他人那突如其來的負面情緒呢?
首先,了解他人的情緒類型很重要。
活潑開朗型的人天生比較樂觀、大度;熱情豪邁型的人性格直率,敢于直言,往往脾氣比較大;細膩體察型的人能很好地體察他人的情緒,但對外界環(huán)境也很敏感;平衡穩(wěn)定型的人性格比較隨和,容易與人相處。
當你了解到你同事或者老板的情緒類型時,就沒有必要再為他的一些言行而感到生氣或不滿,更不要圖一時之快再懟回去。畢竟,他本來就是這個樣子。
然后,學會合理引導他人的情緒。
在面試的時候,如果主考官個個面無表情地看著你,說明他們現(xiàn)在正被批判性思維所主導,是不是你的表述太過平淡,要做些或說些什么來結(jié)束這場“挑刺游戲”,通過帶動他們的積極情緒來扭轉(zhuǎn)局勢呢?
在你跟你老板談話的過程中,如果發(fā)現(xiàn)他眉頭緊蹙,漫不經(jīng)心地到處看,說明他此時的情緒并不是很高漲,至少對于你的發(fā)言并不怎么感興趣。此時,如果你要跟他談加薪的事兒,那不等于是火上澆油嗎?
說了這么多關于負面情緒的好話,你可不要沉溺于負面情緒而不能自拔哦。研究發(fā)現(xiàn),當一個人積極情緒與負面情緒維持在8:2的比例時,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所以說,我們要盡可能地讓自己處于積極情緒中,但當負面情緒來臨時,不要驚慌,也不要消沉,去給自己創(chuàng)造另一個工作情境,去感受負面情緒帶給你的不一樣的體驗吧!
(圖1,2,3來自百度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