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的傍晚,回家后帶娃吃完飯后,照例來到樓下滑滑梯,小家伙敦敦百玩不厭,想著剛吃完飯消消食也好,我就沒有多做阻撓,慈愛老母親星星眼追隨著興致勃勃的小家伙。
敦敦很快就結識了新的好盆友,比他大一歲,隔壁樓里的浩然哥哥,雖然是初見,可能是因為年紀小,兩個小伙子很是玩的很投機,一個跑一個追。敦敦用還不大清楚的嬰語與浩然哥哥交流,浩然哥哥不嫌棄小家伙語言不清,也溫柔而清晰的回復,時不時呵呵哈哈笑語不斷,兩個小人兒玩的不亦樂乎。
于是我便與浩然媽媽閑聊起來,得知浩然是二寶,家里還有個姐姐讀初中。浩然媽媽面色比較蒼老,一方面是因為年紀確實比我大,且是二胎,比較耗費心力。看著讓人很是心疼。但,很快,我就發現浩然媽媽蒼老的原因是因為浩然爸爸。
因為敦敦與浩然在滑滑梯的時候有點小摩擦,小敦敦哭了,小孩子磕磕碰碰很正常,而且我一直在育兒方面就很大條,故而就沒怎么在意,只是安慰小敦敦:沒關系,浩然哥哥不是故意的····
然而話音未落,一個躺在一遍椅子上的男人突然怒斥起來,原來浩然爸爸一直躺在一邊玩手機。浩然爸爸對著手足無措的小浩然開始炮轟:
“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你要····,不要···,跟你說過沒,你怎么不聽話呢?搞到小盆友怎么辦?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我跟你說·········”巴拉巴拉,一大段批評恐嚇的話語。
講真的,當時的我都驚呆了,為這個父親的語言驚呆了,這是他的親生孩子么?為什么有人忍心如此用語言來虐待自己的親生孩子。可憐的浩然在爸爸噠噠噠機關槍似的掃射下,先是悲傷哭泣,后來聽到爸爸不要他了,驚恐的尖叫起來,但這種尖叫并沒有換了爸爸媽媽的溫情,反而是變本加厲的譴責。
虐待人應該有快感的,我猜。
小孩子內心的恐懼是真恐懼,大人一句玩笑的“我不要你了”你知道會有多大的影響。
很激憤,我只想說,這位父親,請饒了你的孩子,如果不能給以他愛,請不要傷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