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迷妹喬小喵
緣起
王佩老師《好中文的樣子》第一次組隊作業。要求小組人數2-5人并共同完成作業。很幸運加入到這個小組。這個星期完全走出舒適圈,跟著各位大神學習,向大媽學習各種軟件的使用和程序思維流程;向猛犸學習文章結構和雙線程寫作;向瑪雅藍學習思維,詞和標點的嚴謹性;向粒粒如一學習寫作視覺化。
小組的流程操作:
第一天
在老師布置作業的時候,我們就在群里嗯哼,第一步就是確定主題。
從ABCD方案中,選出D
以及 D 嘗試所有人都熟悉的領域, 這樣寫出來是否破除 知情的魔咒 容易檢驗。
其中衣食住行是最熟悉部分?民以食為天?4種食物的投票?蛋炒飯勝出。
題目確定:蛋炒飯教學 (純文字描寫)
第一天學習內容:
大媽推薦的遠程分布團隊的最小協同平臺:
github issue+郵件列表, 同時支持markdown 語法。
這個時候就出現了,一個未知單詞:github,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單詞:matkdown.
大家快速注冊了github的賬號并用起來。
同時猛犸分享了#一分鐘markdown教程
- 安裝一個支持 markdown 的編輯器(可自由提問);
- 在標題前加一個井號#,就是一級標題,兩個就是二級標題,以此類推;
- 在文字前加一個減號-,就是無序列表;
- 每兩行之間用回車加一空行;
- 保存為.md 格式文檔。
window系統推薦編輯器:sublime text 3
Mac系統推薦編輯器:ulysess(付費),macdown(免費)
進階內容http://www.lxweimin.com/p/q81RER
進一步內容,http://wowubuntu.com/markdown/
對于markdown有興趣同時不知道怎么動手的同學可以點擊鏈接學習。
每天固定的小組討論時間段,wechat隨時交流,協同工作在github上進行和合技。
第一天任務:提交大綱。
我的學習內容:下載編輯器,了解github的用法,練習markdown。
第一天的感想,群里的大神如云,每個人的邏輯思維都很強,寫作流程結構也很清晰。第一天就要走出舒適圈,既不安又期待。
第二天 微信會議(60分鐘)
確定每人一篇初稿和輪值主編的順序。
第二天感想:
- 從開始不知到怎么微信格式的發言,到習慣#主題 更加有效率的完成了會議。
- 我不知道做了多少次蛋炒飯,但是在寫初稿的時候, 知情咒就出現了,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理所當然,只是我們把事情想得理所當然。
- 推自己一下,走出舒適圈,其實markdown也不是這么難用。有很多時候,只是我們自己把東西想的太難。
第三天-第七天 zoom會議討論+github的code review分句進行折疊。
每天固定時間中,從大結構的討論到最后的小細節確定。通過github的code review收集大家建議,每天進行1-2次和合。
這五天的感想:
- 第一次完全理解什么是和合技,有大媽的技術支持,在issue里面說明。以下是和合技的說明,也是這個作業的重點。
同時來自猛犸的拓展知識,關于編輯的心得的分享-張立憲對楊葵的訪問,重新認識了編輯這個職業。
- 神奇的五天討論,五個不同領域的陌生人,通過一小時的會議和在code review commit,每天都有不同新的內容和觀點,有時候一直想不通的問題,忽然被小伙伴一語驚醒夢中人。這就是折疊的魅力吧。
致謝
大媽技術支持和規范流程為小組順利討論奠定基礎。沒有大媽,我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用markdown,github和zoom。
猛犸的知識拓展,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什么是文章的雙線程和核心句的作用。
馬雅藍縝密的思維,很多想不通的地方,瑪雅藍梳理一下就通了,。
粒粒如一視覺思維,文字不單單是文字,可以有動作,可以有畫面,讓我第一次看到臺本。
這一個星期學到很到,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