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的電影能把當時的年代描繪得有血有肉,《艋舺》就是這樣一部血性的電影。片中的大背景是80年代的臺灣廟口與后壁厝兩處黑社會的決斗,穿插了老街、卡拉OK、發廊、紅燈區等有特殊年代感的元素和人字拖、花襯衫等當時流行文化。讓觀眾看得過癮,但其中的兄弟手足更讓人回味無窮。
劇情以黑社會兄弟情誼展開,感情比情節更復雜。片中的主演,一幫兄弟,蚊子、志龍、和尚、阿伯、白猴,有他們充滿血汗淚的青春。片中劇情緊張,畫面連續分格,人物命運多舛,不知出路何在,焦慮的性格更有諷刺的戲劇效果。
其中的臺詞,“和尚一位我是要抱他,所以他伸出了手。”導演一筆道破既承上啟下又意味深長。“其實,你混的也不是黑道,而是友情和義氣。”和尚最后是死在志龍手上,一個他愿意付出生命代價的人。
兄弟是脆弱時靠在肩膀哭泣的伴,就算迫于世事形勢,自相殘殺道義已盡,仍靠在一起任憑眼淚隨著血流。